推行区域性集体合同制度经验材料
**区位于**市市府所在地,全区总面积2354平方公里,总人口52.9万人,从2006年始,**区总工会在城区9个办事处中探索推行区域性集体合同制度,两年内全部签订了区域性集体合同,覆盖企业147家,涵盖职工12000多人。通过探索和实践表明,在中小型非公企业集中的地方推行区域性集体合同制度,将有效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改善企业劳资关系,实现劳资双方互利共赢
。同时也能极大的提高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使工会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不断深化推进区域性集体合同制度的自觉性。
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是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有利于劳动关系双方在解决矛盾和争议时,通过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自觉有序的进行协调,发挥稳定劳动关系的作用。**区在册企业855家,其中百人以上企业有30家,规模以上企业38家,其余为百人以下企业,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城镇的九个办事处,且绝大多数不宜单独签订集体合同。通过推行区域性集体合同制度来维护这些小型分散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成为摆在区总工会面前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早在2006年前,我们在城区个别办事处开展过区域性集体合同签订工作。具体做法是由办事处工会联合会主席与办事处行政主任签订集体合同。实践证明,这种集体合同效果并不理想。突出表现在:一是由于没有召开职代会,仅在办事处年终总结大会上介绍情况,签订合同,企业参与面不广,积极性不高,认可度较低;二是办事处和企业工会干部全部是兼职人员,集体合同落实、执行、监督难度很大。面对这种情况,**区总工会认真学习借鉴“义乌”经验,积极创新工作思路,采取抓源头建设、机制建设、队伍建设等措施,积极有效的去解决问题。为解决工会干部兼职多的问题,总工会利用2005年撤乡并镇有利时机,向区委提出了在城区办事处配备专职工会主席的建议,得到了区委的重视,区委按同级党政副职待遇全部配齐了九个办事处的专职工会主席。新主席上任后,积极性高,工作热情大,为基层工会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增强办事处工会活力,从2006年初开始,区总工会开展了“办事处工会联合会规范化达标建设活动”,下发了《**区总工会关于开展办事处工会联合会标准化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了办事处工会建设“七好”标准,规定必须召开区域性职代会、区域性集体合同签订率和覆盖企业率达到90%以上、工资集体协商率达60%、辖区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率达到80%以上方能达标。
在抓好队伍建设、机制建设的同时,我们加大了签订集体合同的宣传力度。首先在区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全区各新闻单位积极介入,广泛深入地宣传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目的、意义、内容及典型经验,为推进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营造舆论氛围。其次,总工会积极组织有关单位开展《劳动法》、《工会法》、《企业集体合同条例》的宣传和劳动法律法规咨询活动。三是印制下发了各类学习资料10000余份,组织干部深入企业,走上街头,大力宣传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重大意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通过大力宣传,
使党政、企业界领导认识到推行区域性集体合同工作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实现企业民主管理的有力措施;是协调稳定劳动关系的有效手段;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职工队伍稳定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保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对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动区域性集体合同的深入开展。
1、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合力推进。为了加强对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的领导,**区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政府副区长为副组长,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济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总工会。建立了区政府与区总工会联席会议制度,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同时也能极大的提高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使工会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不断深化推进区域性集体合同制度的自觉性。
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是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有利于劳动关系双方在解决矛盾和争议时,通过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自觉有序的进行协调,发挥稳定劳动关系的作用。**区在册企业855家,其中百人以上企业有30家,规模以上企业38家,其余为百人以下企业,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城镇的九个办事处,且绝大多数不宜单独签订集体合同。通过推行区域性集体合同制度来维护这些小型分散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成为摆在区总工会面前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早在2006年前,我们在城区个别办事处开展过区域性集体合同签订工作。具体做法是由办事处工会联合会主席与办事处行政主任签订集体合同。实践证明,这种集体合同效果并不理想。突出表现在:一是由于没有召开职代会,仅在办事处年终总结大会上介绍情况,签订合同,企业参与面不广,积极性不高,认可度较低;二是办事处和企业工会干部全部是兼职人员,集体合同落实、执行、监督难度很大。面对这种情况,**区总工会认真学习借鉴“义乌”经验,积极创新工作思路,采取抓源头建设、机制建设、队伍建设等措施,积极有效的去解决问题。为解决工会干部兼职多的问题,总工会利用2005年撤乡并镇有利时机,向区委提出了在城区办事处配备专职工会主席的建议,得到了区委的重视,区委按同级党政副职待遇全部配齐了九个办事处的专职工会主席。新主席上任后,积极性高,工作热情大,为基层工会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增强办事处工会活力,从2006年初开始,区总工会开展了“办事处工会联合会规范化达标建设活动”,下发了《**区总工会关于开展办事处工会联合会标准化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了办事处工会建设“七好”标准,规定必须召开区域性职代会、区域性集体合同签订率和覆盖企业率达到90%以上、工资集体协商率达60%、辖区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率达到80%以上方能达标。
在抓好队伍建设、机制建设的同时,我们加大了签订集体合同的宣传力度。首先在区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全区各新闻单位积极介入,广泛深入地宣传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目的、意义、内容及典型经验,为推进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营造舆论氛围。其次,总工会积极组织有关单位开展《劳动法》、《工会法》、《企业集体合同条例》的宣传和劳动法律法规咨询活动。三是印制下发了各类学习资料10000余份,组织干部深入企业,走上街头,大力宣传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重大意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通过大力宣传,
使党政、企业界领导认识到推行区域性集体合同工作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实现企业民主管理的有力措施;是协调稳定劳动关系的有效手段;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职工队伍稳定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保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对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动区域性集体合同的深入开展。
1、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合力推进。为了加强对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的领导,**区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政府副区长为副组长,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济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总工会。建立了区政府与区总工会联席会议制度,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推行区域性集体合同制度经验材料
点击下载
上一篇:公安局三懂四会经验做法下一篇:企业加强项目党组织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本文2010-04-19 22:34:12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964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