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习时报》:切实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赵智勇)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3017下载146次收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对 于我们九江这个底子薄、实力弱、经济欠发达内陆地区来说,建设新农村要树立反弹琵琶抓“三农”的理念,通过发展大工业、 大旅游、大物流和城市大建设,加快积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当前,是农村政策最好的时期,是农村发展空间 最大的时期,也是团结群众、调动农民积极性最有利的时期,新农村建设必须抓住有利时机,把握科学内涵,切实把着力点放到“三突出一增强”上来。

突出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共同富裕层面,让广大农民富裕起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农民增收难,难就难在农村“二多”问题比 较突出,即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民剩余劳动时间多。破解农民增收难题,要抓住扩大农民就业这个根本,在比较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是挖掘农业内部的“容人之量”。我市农村山水 田园资源丰富,为农民在农业内部就业、增收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潜力。要充分发挥农业的食物营养、工业原料、生态保障、观光旅游等多种功能,广泛利用各类资源,吸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多渠道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二是拓展二、 三产业的就业空间。以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不断延长产业链,推动农业与工业的对接,实现农业多层次、多环节增值增效, 使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环节的增值收益。积极培育农村各类中介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拓宽农产品 流通渠道。利用我市广大乡村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的 优越条件,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使旅游业成为吸纳农村 劳动力的新亮点。三是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就业空间和领域。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实现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工业园区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为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更好的政策扶持和更有力的法律援助。同时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变“打工经济”为“创业经济”,带动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四是更加关注农村贫困人群的增收问题。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要高度重视扶贫济困工作,使更多的资金、政策、技术和就业机会向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努力缩小农村 贫富差距,扩大共同富裕层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富裕。

突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没有生产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生活的宽裕、村容的整洁、乡风的文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重点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 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加强农村道路、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乡村 道路不畅、电力供应不足、信息闭塞等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努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要从解决农民最紧迫、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从最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学习时报》:切实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赵智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