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习时报》:中国节能降耗的形势与对策(金三林)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934下载192次收藏
 

“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水平要比2005年下降20%,而且是为数不多的约束性指标之一。据此测算,2010年万元gdp能耗水平要下降到0.98吨标准煤(2005年价格水平),年均要下降4.4%。但“十一五”节能降耗工作开局并不良好,2006年万元gdp能源消耗水平为1.21吨标准煤(2005年价格水平),只比2005年下降1.23%。尽管能耗水平的变动不是均匀的,五年下降20%并不等于每年都要下降4.4%,但由于第一年只下降了1.23%,以后四年要下降18.77%,年均要下降5.4%,实现难度更大。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两会上又强调,“十一五”节能降耗的目标一定要实现,要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就必须正确分析我国目前面临的节能降耗形势,找准工作的着力点。

一、我国当前的能耗水平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06年我国gdp为209407亿元,能源消费总量为24.6亿吨标准煤,现价万元gdp能源消耗1.17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4.4%。不变价(1952年价格)万元gdp能源消耗5.8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23%。

为了正确评价我国能耗水平,本文选择若干国家的能耗水平与我国进行比较。但国际比较时,gdp会受到汇率水平的影响,因此本文分别采取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ppp)的方法分别进行比较(均为现价)。由于2003年以后,我国能耗水平出现了一些异常变化,因此本文用2002年的数据进行比较。

1.汇率法计算的能耗水平的国际比较

2002年,我国与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按汇率法计算的能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发达国家。2002年,我国1亿美元gdp约消耗能源12.3万吨标准煤,能耗水平是日本的7.5倍,德国的5.5倍,美国的4.4倍,澳大利亚的3.5倍,甚至是巴西的2.3倍。

但很多人认为,由于我国的人民币汇率水平被低估,导致我国的gdp被低估,进而使能耗水平被高估。因此,下面利用购买力平价(ppp)的方法再对我国与上述国家的能耗水平进行比较。

2.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能耗水平的国际比较

与汇率法计算结果很大不同的是,2002年,我国与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相比,按ppp法计算的能耗水平已经相当低了。1亿美元gdp约消耗能源2.1万吨标准煤,仅为汇率法计算的17%,能耗水平仅为日本的1.4倍,德国的1.35倍,比美国低0.11万吨标准煤。

不过,当前国际上对用ppp法进行国际汇率换算和比较是有争议的,因为ppp理论建立在充分开放、充分贸易和市场充分有效的世界经济基础上,但现实生活中,各国市场经济条件千差万别,满足ppp理论的前提条件并不完全成立。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用此法进行汇率换算得出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1美元不到2元人民币,显然是高估了人民币币值。因此,按ppp 计算,明显是低估了我国的能耗水平。

3.我国物理能耗水平的国际比较

为了剔除汇率对能耗水平的影响,下面再用物理能耗水平来进行国际比较。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实施节能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等措施,使国家重点考核的60多种工业产品的能源单耗指标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这些措施使我国能以较低的能源增长速度支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物理能耗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2002年,我国每千瓦时供电耗煤比国际先进水平高67克标煤,每吨钢能耗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高69公斤标煤,每吨水泥综合能耗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4.3公斤标煤,分别高出21%、11%和35%。由于实物量指标不涉及汇率问题,这个结果的可信度更大一些。

综合其它研究成果来看,目前我国物理能耗水平约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20%-30%左右,有一定差距。但平均能耗水平的差距更大,考虑人民币汇率低估的因素,万元gdp能耗水平大约是日本的4.5-5.7倍,是美国2.6-3.3倍,总体上还是很低的。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产业结构水平。

二、影响我国能耗水平的主要因素

万元gdp能耗水平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各产业的能耗水平,反映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高低;另一个因素是产业结构,反映各产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平均能耗水平的下降速度主要取决于各产业能耗水平的变动情况,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

为了突出重工业化对我国能耗水平变动影响,本文从产业结构中单独提出重化工业,将产业结构划分为第一产业、重化工业、除重化工业外的其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等四种。其中,重化工业包括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六个高耗能行业。

1.产业能耗和产业结构对我国能耗水平变动的贡献

本文计算了1994-2003年产业能耗和产业结构对我国平均能耗水平变动的贡献,可以看出,剔除2002年数据以后,1995-2004年我国能耗水平的变动量中,产业结构变动的平均贡献为42.31%,产业能耗下降的平均贡献为57.69%。可以说,近10年来,我国能耗水平下降主要是由于产业内部能耗水平的下降导致的。

虽然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是朝着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强度更轻的方向发展,但是从目前整体情况来看,我国仍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由此决定了能耗水平还比较高,尤其是重化工业比重的提高带来了能源需求的大量增加。下面从各产业发展的差异及其能耗水平来分析产业结构对我国能耗水平的影响。

2.各产业能耗水平的比较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本文对我国1994—2003年各产业(仍然沿用上面对产业结构的划分方法)的能耗水平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我国重化工业能源消耗水平远远高于其它产业。从1994—2003年,我国万元gdp能耗水平平均为1.65吨标准煤,从四个产业来看,只有重化工业远高于平均水平,为8.3吨标准煤/万元。

3.各产业能耗贡献度的比较

本文还对1994-2003年各产业能耗水平变动对我国万元gdp能耗水平的贡献进行比较,剔除2002年数据后的结果显示:从四个产业来看,第三产业能耗水平降低对万元gdp能耗水平下降的贡献最大,1994—2003年平均为23.9%,其次是其他第二产业,重化工业排第三,第一产业最低。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学习时报》:中国节能降耗的形势与对策(金三林)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