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污染防治 科学技术因何频频缺位?
我国许多地方污染严重,这既是治污产业的最佳“市场机会”,也是治污技术的“超常规发挥时机”;我国许多地方在发展与保护两难之间徘徊,按道理,这也是富有“发展智慧”的专家出谋划策的良机。然而,记者随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后发现,在遭遇污染防治问题时,科技往往呈现出令人忧虑的“缺位”状态。
小小麦秸难住几个省区
河南、陕西、河北一带盛产小麦,一公斤小麦大概附带“出产”一公斤的麦秸,因此,麦秸的产量也很大。农民处理麦秸,最简便的方式是焚烧,不允许焚烧之后,麦秸如何处理,成为令人头痛的问题。
焚烧麦秸制造严重的空气污染,河南为了阻止农民焚烧麦秸,出台了重罚的措施,发现一起,罚款一万元以上;陕西的一些地方政府,出动巡回监察车。但就是这样,也堵不住浓烟四起。
陕西省人大环资工委副主任李怡霞对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谈起麦秸问题时说:“堵肯定不是办法,必须疏导。处理秸秆最好的办法是还田,这样对恢复地力,尤其恢复土地的有机质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我听说河北、北京一带在推广‘保护性耕作’也就是免耕法,直接把秸秆覆盖在地面上,既保持水分、清除杂草,又还田了有机质,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在我们这边推广。其实想起来也不难,有台机器把秸秆粉碎,加速其腐烂的速度,我想农民还是会欢迎的。但现在没有这样实用的机器。”
除了还田、气化、堆肥、做饲料、生产食用菌之外,秸秆另一条好出路是造纸,从原料供应来看,麦秸造纸的“环保度”要远远好于木头造纸。过去,河南、陕西一带草浆造纸也消耗了不少麦秸,但由于麦秸造纸造成的污染大,许多地方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下了狠心,出台死政策,凡是草浆造纸一律关停,凡是新上马的项目涉及草浆一律不批。河南省环保局局长王国平
《光明日报》:污染防治 科学技术因何频频缺位?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3-12 22:52:05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433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