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陈元:促进建立公共设施中长期融资体制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957下载185次收藏
 

北京7月23日电 (记者王静)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上周五在“公共设施中长期融资风险与发展研讨会”上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公共设施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投融资市场落后,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强健、高效的中长期投融资体制和市场。

陈元在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共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在落后阶段,这种落后主要体现在投融资市场和体制建设方面,表现为公共资金投入不足,商业银行大量与居民储蓄存款承担公共设施长期贷款,隐藏着期限不匹配和流动性风险,资本市场发育滞后,由在公共设施融资中的作用有限,巨额资金找不到有效的投资渠道,还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的矛盾,这些问题制约了中国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加快公共设施发展,需要建设强健、高效的中长期融资体系和市场。公共设施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风险集中,以及社会性、公益性较强等特征,需要有长期、大额、稳定的融资支持。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尽管财政融资仍在公共设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证券融资发达,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日趋发达和精细的资本市场,为证券融资提供巨大的平台,使大量的公共设施项目通过市政债券、资产证券化、上市、并购等资本运作得以建设。同时,由于制度环境较为完善,信用、体制、市场充分发展,体现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合作的ppp模式,正在被引入到越来越多的公共设施项目当中。而在中国,由于投融资市场和体制的矛盾突出,迫切需要加快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特点的投融资市场,体制和市场,支持公共设施的持续发展。特别,随着中国进入已加快城市化发展为特征的新阶段,公共设施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平台,其战略性推动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以来,在支持公共设施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多年来,我们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努力探索实践,在支持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建设市场,信用和规则。推动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稳定和增强中长期市场的信心,促进了公共设施领域的巨大变化和发展。截止今年3月底,开行贷款余额23000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陈元:促进建立公共设施中长期融资体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