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科学时报》:关于开发水电的对话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483下载182次收藏
 

《科学时报》4月14日b2版刊登了水电专家水博的《为何要妖魔化水电开发》一文,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就读者反映比较集中的几个问题,水博作出了解答。

读者:有文章说,现在世界先进国家已普遍反思发展水电的思路,认为其负面作用很大,并开始摒弃水电是清洁能源的概念和思路,这些文章说的是不是事实?水博说煤电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是对的。但发展水电到底对西南独特的地质地理、地貌景观和生态环境有没有破坏,破坏的程度有多大?我们拒绝煤的发电对环境的破坏,又引进水电,会不会“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水博:非常高兴能有机会直接解答读者对水电的误解。

确有这些文章的存在,但是,他们所说的内容不是事实。反思水电最初的是埃及阿斯旺大坝建成后,美苏两大阵营的对立导致美国人想尽办法攻击由苏联人帮助修建的阿斯旺大坝。很多攻击的理由已经变得幼稚可笑

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银行的资助下,一个叫做世界水坝委员会的组织搞的大坝调查把反水坝的活动推向了高潮。在2002年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上,非洲国家提出的一项发展大型水电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能源供应问题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提案,得到大会的一致通过。2004年联合国要求在大型水电开发的杰出代表、我国的长江三峡召开水电与可持续发展会议。这就是2004年北京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会后还发表了《北京宣言》,强调水电对于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水坝与发展决策框架》的推广进行了否定。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的担心大可不必,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发展早已经证明水电不会是“狼”。如果我们像欧洲一样大量地开发应用水电等清洁能源,我国的煤炭消耗激增的趋势应该能够得到缓解。对水电的开发必须要早,而且是越早越好。

所谓“西南独特的地质地理、地貌景观和生态环境”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恶意炒作。由于缺乏龙头水库的调节能力,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十分突出,社会生态环境遭到自然灾害的冲击极大。

人工湿地完全可以和天然湿地一样发挥生态环境保护作用。所谓水电开发对生物多样性的冲击,主要是水电开发区域内的城市化、现代化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伤害。最近,我国南方遭受大面积的冰雪冻灾,我们恰好在乌江考察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科学时报》:关于开发水电的对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