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信息报》:水资源管理战略应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李明涛)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559下载171次收藏
 

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在2002年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水被列为可持续发展的五大世界性课题之首,水与发展、水与环境,特别是水的管理问题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展望21世纪,我国水资源保护和利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长远来看,我国水资源管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推进治水理念转变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建设节水型社会,全面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应该承认,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取得了很大成就。通过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大大提高了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防洪与水资源保障。近年来,我国把解决缺水、生态恶化和水污染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实施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水资源管理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是基本保障了用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是推进了节约用水,提高了用水效率和效益。三是水资源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取得初步成效。四是重视和加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南水北调、引黄济津等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工建设,一大批西部地区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完成。五是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了流域、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

但与此同时,我国水资源面临着新的严峻形势和挑战:

一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相当尖锐。在目前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的情况下,正常年份全国缺水近400亿立方米。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余座供水不足,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0座。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全国农田受旱面积年均3亿亩左右,平均每年减产粮食280多亿公斤。考虑到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加,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将降至1750立方米,在充分考虑节水的情况下,全国用水总量将达到7000亿—8000亿立方米,逼近我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8000亿—9000亿立方米的上限。

二是水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全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2/3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水污染突发事故增多,水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和监管体制尚未形成。全国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一些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因水体污染造成水质型缺水,许多城市水源污染严重,饮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三是水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一些地区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减少、生态功能下降等生态问题十分突出。全国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达到19万平方公里,年均超采超过100亿立方米,部分地区产生地面沉降、塌陷、海水入侵等严重问题。

四是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效率和效益低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仍处于较低水平。一些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考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中国信息报》:水资源管理战略应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李明涛)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