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实物量供给使用和排放账户结构形式的研究——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研究(刘思清 谭桂秋 吕洪滨)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452下载229次收藏
 

内容提要:水的实物量供给使用和排放账户是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中最基础的账户,其作用是准确描述三个关系,即供水水源与经济体之间的关系、经营实体与经济体之间的关系,还有水的供用耗排关系,目的是为了给混合经济账户进行环境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数据。供用排账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矩阵表,没有合理而物理概念清晰的结构,在统计填写和分析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漏项或重复填写,影响成果精度。本文在流域试点工作基础上,针对账户填写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更好地服务混合经济账户核算的原则,研究了供给使用和排放账户的结构关系,并设计了新的结构形式。

关键词: 供给 使用 排放 消耗 结构形式 经济体 经营实体

一、背景情况

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w)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1993)的卫星账户,也是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seea-2003)的延伸,主要由以下五种核算账户组成:

(1)实物量供给使用和排放账户

(2)混合经济账户

(3)资产(存量)账户

(4)质量账户

(5)水资源估价

水的实物量供给使用和排放账户是描述经济体(如造纸、纺织、电力,也包括农业、林业等行业生产部门,还有用户等消费群体)中水的供用耗排关系的账户,主要以数据方式描述各类水源与经济体的关系,描述水资源不同经营实体(包括水经营业与水管理业,如自来水业、水管理业、污水处理业)与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描述水的供用耗排关系,为混合经济账户核算水在经济生产中的价值作用、推算gdp和绿色gdp提供基础数据。所以,实物量供给使用和排放账户的结构形式问题,不仅是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最初遇到并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难题。

二、供给使用和排放账户现有结构形式及存在问题

我国对“环境和自然资源核算伦敦小组”编制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seea)》手册进行了文字翻译。按照译稿,供给使用和排放账户由三部分组成,即“水的标准实物量供给使用表”、“行业间水的供给和使用矩阵表”和“排放账户”。或许是原文存在缺陷、或许是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出现偏差,使账户结构隐含不合理的因素,在流域试点工作中,缺乏可操作性。有必要深入研究并进一步完善。主要缺陷集中表现在水的标准实物量供给使用表方面。

现有的供给使用表有两个。

一个是联合国《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w)手册中的水的标准实物量供给使用表的结构,如表1。该表的大部分内容属于宏观设置,手册要求各个国家在试用和深入研究中进一步延伸和细化,或者适当取舍。

另一个是中国水资源核算体系研究项目《国家层面试算成果》(初稿),其综合考虑表1以及我国供水的统计现状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初步设计了国家层面水的实物量供给使用表,如表2。

综合以上两个供给使用表,其利弊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表1中,总取水量分为两个层次是可取的。按表头左侧纵向看,第一个层次是按水资源经营实体性质划分,分为1.a.自用取水量和1.b.销售取水量。前者我们理解为免费取水量,后者为付费取水量。二者合计是总取水量,也可以称之为总供水量。第二层次是按水实物量供给的水源类型分解,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还有雨水收集和海水利用。这两个层次是对于一个供给问题分别以两种不同途径进行统计,其结构设计思想是可取的,也恰恰符合我国的实际。而表2,显然丢失了第一层次的统计,笔者认为这一层次不能舍掉,因为这一层次的统计数据恰恰是后面的混合经济账户进行环境经济核算时所要依赖的内容。

以上两个层次所统计的实物量,都是取自环境的水量。另外,还有来自经济体内部的水量,称之为“2、从其他经济单位得到的水量”,我们理解为污水回用供给量。

2、表1 中,用水部门的行业分类是可取的。按横向表头看,它是按isic分类标准进行的分类,我们称之为经济体,包括农业、林牧、电力生产业、纺织业等等。

3、表1中,内部出现了两个表名,分别为“实物量使用表”和“实物量供给表”。两个名称与内容不符。这正是其缺陷所在。

首先,“实物量使用表”中所描述的内容是实物量的供给与使用之间的关系,从表格的名称看,丢失了“供给”。因为表的左列表头,无论是水资源的经营实体,还是供水水源(地表水、地下水等)所对应的数据信息,都是描述自己供出了多少水;对应着横向表头经济体(用水行业)来说,是各行业用了某种水源多少水量。这样经营实体的供水与经济体的用水一一对应,描述了实物量的供给与使用之间的关系。

其次,“实物量供给表”就更加与内容不符了,它包含的内容不是供给,而是排放和消耗。我国所称的供水量,传统上是指的水利工程或经营实体为经济体提供水源为供给,而表1中所谓的“供给水量”是指各经济体,如电力、造纸等行业用水过程的最后环节流出的水量,即排放出去的水量。这显然是我们传统上说的排水量。如果将这些水的流动称之为“供给”,很容易与传统的供给概念相混淆。

4、表2与表1比较,舍弃了按经营实体性质划分的统计项目,即去掉了“1.a.自用取水量和1.b.销售用取水量”。经过这样舍弃的账户,显然不满足seeaw的要求。而在“取自其他经济体的水量”项目中,只列了三项,一是自来水供水量,二是污水处理回用量,三是废污水量,这样的列法,也不全面,这三项供水只占总供水量的一小部分,绝大部分水量从表中找不到经营实体。这方面,仍然维持保留了传统统计方法的弊端。正因为我国一直延续这种方法,所以,在以往的国民经济核算中,如2002年,《天津市投入产出表》除了引黄水、引滦水、自来水以外,其他供水,包括供给农业的水和自备井供给工业的水,都找不到水的产出,也找不出为了供出这些水而发生的资金投入量。所以,本次核算应该为以往误认为属于“免费”的水源(事实上都曾交纳了水费,并不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对实物量供给使用和排放账户结构形式的研究——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研究(刘思清 谭桂秋 吕洪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