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势在必行(谈英武)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844下载173次收藏
  #trs_autoadd_1229650761671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9650761671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9650761671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9650761671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9650761671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布设在我国最高一级台阶青藏高原上,临近四川盆地。从长江上游金沙江、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海拔3500米左右地带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水入黄河源头河道海拔3442米处。具有入黄位置高,高水高用,供水覆盖面广,以及通过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等大型水库的有效调节,与黄河水资源统一调配的优势,能够供给不同时空的用水需求。但是从长江上游调水,水量相对有限,调水主要向黄河上中游青、甘、宁、内蒙、陕、晋6省(区)和内陆河部分地区供水,少部分水量补充黄河河道生态水。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研究工作开始于1952年,经过初步研究、超前期规划、规划阶段的工作,2001年7月第一期工程(调水量40亿立方米)进入项目建议书阶段,在此期间,上级调整部署,将规划的第一、第二期工程合并研究,仍作为第一期工程(调水量80亿立方米)。计划2008年底提交项目建议书的初步成果。1952 ~2008年,历时长达56年。黄委累计有8000多人次在青藏高原进行勘测规划设计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取得大量基础资料和一大批具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凝聚了几代工程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

 

回顾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给予高度重视。近20年来,国务院领导讲话和文件,充分肯定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黄河流域八省(区),特别是黄河上中游六省(区)不断呼吁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进程,力争早日开工兴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黄河上中游六省(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缺水形势更趋严峻,解决缺水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惠及民生,进一步解决老、少、边区人民的用水需求,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水平、缩小东西部差距、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讲话和文件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听取黄委主任王化云关于南水北调的设想后,毛泽东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1999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黄河治理开发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为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局面,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是必要的,要在科学选比、周密计划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2000年10月9日至11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加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

 

2002年10月10日 ,江泽民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和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汇报,审议并通过了经国务院同意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

 

2004年3月10日 ,中央在北京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要加强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能力。南水北调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促进全国水资源整体优化配置的重要战略举措”。

 

1995年6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鹏主持召开国务院办公会议,“研究南水北调问题”。会议纪要指出:“南水北调是一项跨世纪的重大工程,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利益,一定要慎重研究,充分论证,科学决策。会议经过讨论,议定了四点意见”。其中第二点指出:“设计南水北调工程方案要集思广益,开阔思路,要兼顾用水需求、投资效益和国家经济承受能力。可以多设计几种方案,东线、中线、西线方案都要研究,不宜偏废。”

 

2000年9月27日,朱镕基总理在国务院南水北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1988年7月11日,黄委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负责人在西宁,向正在青海视察的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国家科委副主任蒋民宽汇报西线调水工作。宋健在讲话中指出:“我支持西线工程,代表国务院向从事勘测考察的同志表示慰问和感谢。南水北调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研究非常必要,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的大事,希望黄委同志,包括科学院、长办同志共同努力,坚持下去。在今后若干年内,把问题搞清楚,这就是对我们民族、国家、人民和后代的一个重要贡献。”

 

1992年8月25~28日,在西北地区经济座谈会上,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讲话全文的第五部分,“规划中的几个行业问题”中指出:“水的另一个问题是关于南水北调西线问题。南水北调有三条线,即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解决不同地区的缺水问题。西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势在必行(谈英武)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