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慕智增:《治河用柳集》(八)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031下载278次收藏
  (接上)

十 重读《六柳说》的心得

研究治河用柳五十年的过程中,常读《六柳说》,直到九十年代才明白:为治黄及“三北”其它多沙河段,而研究的“用柳”、“守滩”课题,在《六柳说》中,早已指明方向,给出答案。现将追记的重读心得,与《六柳说》一并列后,供探讨。

㈠重读心得

上世纪五十年代,只是听说明代有植柳六法。

直至七十年代才见到《六柳说》,初读后感到内容多是苗木尺寸、栽种时间,以为仅是讲植柳方法。

八十年代再读,认识有所加深:感到“深柳”是守滩岸的工事,“漫柳”是用低小柽柳护滩面的工事。对解决用柳课题很有参考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九十年代反复细读,逐渐感到《六柳说》是继承传统治河用柳,在黄河曾经以柳为建材,用“卧柳”、“低柳”、“编柳”护堤;用“高柳”护堤岸;用“深柳”护滩岸;用“漫柳”护滩面,形成过由堤到滩全面用柳设防的工程体系。

“六柳”在明、清曾是非常有效的治河手段。

用现代科技评价《六柳说》,其中除堤上“卧柳”,植树已不用,守滩用的不属杨柳科的柽柳,已为属于杨柳科的柳坝替代外,其余的主体还是可供借鉴。如果早在七、八十年代认识到这些,用柳治河的研究就可提高起点,少走弯路。就可把黄河早就使用过的“深柳”、“漫柳”,通过浇水、施肥、矮化等措施改造成可潜没、透水、可守滩、护岸的绿色工程。

㈡六柳说(录自郑肇经河工学)

明代刘天和六柳说,曲尽其妙。康熙二十年曾谕令各工种柳,至二十六年以后,所用之柳,半取于此,成效大著。

兹摘录六柳说如下:

⒈卧柳

凡春初筑堤,每用土一层,即于堤内外边各横铺,如钱如指柳枝一层。每隔尺许一枝,勿太疏。土内横铺二尺许,土面只留二寸,勿过长。自堤根直栽至顶,不许间少。

⒉低柳

凡旧堤及新堤,非经栽柳时月修筑者,俱候春初用小引橛,于堤内外自根至顶俱栽柳,如钱如指大者,纵横各一尺许,即栽一株,亦入土二尺许,土面亦只留二寸。

⒊编柳

凡近河数里,紧要处所,不分新旧堤岸,具用柳桩如鸡蛋大,四尺长者,用引撅先从堤根密栽一层,六、七寸一株,入土三尺,土面留一尺许。继用小柳卧栽一层,亦内留二尺,外留二、三寸。即用柳条将柳桩编高五寸,内用土筑实平满,再卧栽小柳一层,仍用柳条编高五寸,加土填筑平满。如此二次,即与先栽一尺柳平矣。然后退回五寸,用小柳卧栽一层,再栽卧柳编柳各二次,并用土填筑平满。如堤高一丈,依此栽十层即平矣。

以上三法,皆专为保护堤岸之用。将来内则根株固结,外则枝叶绸缪,名为活龙尾埽,虽风浪冲击,可保无虑,而枝梢之利,亦不可胜用矣。

⒋深柳

前三法只可护堤,以防涨猛之水。如近河及河势将冲之处,堤岸虽远,具宜急栽深柳。法将长四尺长八尺长一丈二尺数等铁裹行橛,自短而长,依次钉穴使深,然后将茎直带梢柳枝连皮栽入,即用稀泥灌满穴道,勿令动摇。上部枝梢全留,出土长度需在二、三尺以上,每纵横五尺,即栽一株。并视河势缓急,多栽十余层,少则五、六层。数年之后,下则根株固结,入土愈深,上则枝叶长茂,将来河水冲啮,亦可障御。或因之外编巨柳长桩,内实梢草埽工亦无不可。

⒌漫柳

凡河水漫流之处,难以筑堤。唯沿河两岸,密栽低小檉柳数十层,俗名随河柳,不畏淹没。每遇水涨既退,则泥沙委积,即可高尺余,或数寸许,随淤随涨,每年数次,数年之后,不假人力,自成巨堤。如沿河居民,各分地界筑一二尺许之缕水小堤,上栽柽柳,尤易积淤增高。一、二年间,堤内即可种麦,工省效大,黄河用之。

⒍高柳

于堤内外,用高大柳桩栽植成行者,视为高柳,黄河用之。

十一 推广与建议

治河用柳的内含不断发展变化,原是针对“宽河”用柳埽固堤;以后沿治导线针对大水,用沙柳坝守高滩;再后成功的开发出用柳坝等生物措施,沿控导线针对中水,纵深设防。

五十年来,领导部门对治河用柳的研究一贯支持,但系统内部也有过质疑。主要是担心“土专家”的“土办法”一旦失守,罪责难当。这种忧虑,也促使试验、研究更加小心、严谨。

在与多行业协作, 成果一再显现,并通过水利部组织的鉴定,和“96.8”超设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慕智增:《治河用柳集》(八)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