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0世纪大陆泽与宁晋泊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石超艺)
关键词:15至20世纪;大陆泽;宁晋泊;湖泊演变
海河平原南部自古就存在一片以大陆泽为中心的宽广湖群[1.2]。17世纪初, 湖群演变为以大陆泽、宁晋泊为主的两大湖泊, 并与海河平原北部的白洋淀、文安洼齐名, 分别称为南北二泊和东西二淀。然而在19世纪后期, 大陆泽与宁晋泊(为行文方便, 下文称“二泊”)迅速走向了消亡[3]。
湿地大面积消亡所引发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人所共知, 毋庸赘言。目前人们不惜代价保护白洋淀, 就是因为这片湿地的存在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就大陆泽和宁晋泊而言, 由于它们干涸已久, 又因为当地经济地理区位相对偏远等原因, 该区的水环境研究一直不太受人重视。有关该区湖沼湿地的历史演变, 更是只有少数几位学界前辈进行过通论性的研究或简介;尤其对于近代二泊的消失原因, 现代学者尚未进行过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一般就直接沿用古人的说法, 认为南泊消亡主要由于水源导出所致, 北泊消亡则主要因为滹沱河的泥沙淤积[1.2]。
如今这里的水资源危机日趋严峻, 由水引发的环境问题大有波及京、津之势。人们也很难断言, 这种危机可以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竣工而得到显著的改善, 这不仅因为以农村为主的该区难以承受高昂的水价[4], 也因为北调之水不可避免地将首先以满足北京等中心城市的需求为主。因此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难题仍然需要考虑其它多种途径。为了增加有效水资源, 改善水环境, 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利用洪水资源人工恢复部分湿地的意见, “十一五”规划也明确提出了将“雨洪资源科学利用转变”的建议, 这可能为恢复宁晋泊与大陆泽地区的部分湿地提供了新的研究契机。
为了给流域水环境规划与整治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 也为恢复平原湿地这一争论已久的论题起到一定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还为其他类似湖泊的整治多提供一种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笔者借助史料最为丰富的明清历史文献作为主要依据(主要包括方志、正史、一统志、舆地图、档案、实录、丛书和文集等),对明代以来该区纷繁复杂的水系格局变迁及湖沼湿地的具体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3.5.6],本文正是在完成以上重要基础研究的前提下, 对直接影响南北二泊演变的主要因子进行综合探讨。
文章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二泊演变的具体过程为背景, 对可能影响湖沼演变的各大自然和人文因子进行深入分析, 并且根据各大因子变迁与二泊演变之间的相关关系, 判断这些因子对二泊演变的影响, 最后做出综合结论。
1 15至20世纪大陆泽与宁晋泊的演变过程
整个历史时期, 该区以大陆泽为中心的湖沼群总体上表现为不断萎缩的演变特征[1.2],但自17世纪初大陆泽逐渐解体成南、北两部分以来, 南部的大陆泽与北部的宁晋泊所经历的演变历程明显不同;大陆泽主要表现为持续萎缩;宁晋泊则经历了由小到大, 由大到小的反复过程。现将具体过程简述如下[3]:
16世纪中期前后, 大陆泽南北长达50km左右, 东西广约15km, 形状貌似葫芦, 任县附近的南部较宁晋附近的北部更为深广, 是湖泊的主体。从15世纪到16世纪后期, 大陆泽一直是一个南起任县、北至宁晋县的统一大湖。
此后, 随着湖泊的不断萎缩, 至17世纪初大陆泽逐渐分解成南、北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分解后的南泊原本就是大陆泽的主体, 湖泊范围分明, 湖体比北泊更加深广, 因此承袭了湖泊分解前的名称, 仍称大陆泽。分解后的北泊则湖体平浅、散漫, 呈现一片河湖交错的景象, 因主要位于宁晋县内, 另称宁晋泊。
然而从17世纪中叶开始, 宁晋泊急剧扩展虽然直到1700年,大陆泽仍是海河南系平原上最大的湖泊, 其次才是宁晋泊。但此后二泊地位开始发展急剧变化:大陆泽因持续快速萎缩, 至1748年南北仅约17km,东西仅约6km;而宁晋泊则因持续快速扩张, 1809年时已三倍于大陆泽。到1824年,大陆泽仅仅一息尚存, 宁晋泊则已是漫漫巨浸。
到1897年, 大陆泽已基本消亡。然而, 宁晋泊也发生了严重的萎缩。1939年,宁晋泊在洪水季节纵横仅余14km, 在枯水季节已不显泊形。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宁晋泊就完全走向了终结。一处自先秦以来一直存在的宽广湖沼群, 至此成为历史往迹。
2 影响大陆泽与宁晋泊演变的主因子分析
相对低洼的湖盆和充足的水源是形成湖泊的两大基本条件, 影响湖盆形态和水源补给的各大因素一般就是影响湖泊演变的主要因子。大陆泽与宁晋泊是由古黄河与海河不断变迁造成差异堆积并与太行山东麓之间共同作用形成的大型洼地[1.2]。近500年来, 该区新构造运动虽以沉降为主, 但并不十分强烈[7],不足以对湖泊的扩张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因此, 直接影响二泊演变的其他因子主要有径流补给、气候干湿状况、泥沙淤积以及人类沿湖占垦。以下对这些因子逐一进行深入的分析。
2.1 地表径流补给
2.1.1 漳河、滹沱河的迁来徙去分别和大陆泽、宁晋泊的扩展与萎缩对应关系良好
径流补给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补给。1958年以前河北平原尚未大规模兴修水库, 也未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地表径流是湖泊占绝对地位的补给来源,从现代流域格局来看, 似乎只有滏阳河上游的支流能为湖泊提供地表径流补给,但在历史时期, 海河南系最源远流长、水量最丰富①(① 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水利局。海河流域水文特征资料(子牙河水系、南运河水系(1907-1970))。石家庄: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水利局刊印,1972:134-261.), 同时也是变迁最频繁的两条大河, 亦即南部的漳河与北部的滹沱河, 时常干涉大陆泽地区[5.6.8],成为湖泊最重要的水源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复原了滹沱河与漳河的变迁过程, 发现从14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 南部的漳河与北部的滹沱河的迁来徙去分别与南泊大陆泽和北泊宁晋泊的扩展和萎缩表现出良好的对应关系:
(1)15世纪, 滹沱河主流一直在南路, 漳河也主要行北路, 滹沱河与漳河都为湖泊提供了丰足的水源。这时, 大陆泽尚未分解, 是一个南起任县、北至宁晋的统一大湖泊。
(2)1517至1645年, 滹沱河长期远离湖区;15世纪后半叶, 漳河也逐渐以南流为主, 直到1573年才重新回到北路。这一时期, 湖泊发生了重大的演变, 即:16世纪末17世纪初大陆泽发生了南北分解, 而且分解后, 南部大陆泽湖体深广, 北部的宁晋泊湖体则相对平浅, 呈现出一片河湖交错的景象。
当然, 湖泊分解发生于漳河已返回湖区的16世纪末17世纪初, 而并非发生于滹沱河与漳河同时离开湖区的16世纪中叶, 一方面是因为湖泊萎缩相对河流离去有一个滞后的过程,另一方面还与气候的干湿变化、滏阳河上游较好的水文条件, 以及明代前期滹沱河与漳河河道泥沙含量相对较低、河道变迁次数较少有关——这些将在下文中详细述及。但是河流离去对湖泊萎缩的影响是显著的, 这一点还可以从大量的史料记载中直接得到印证, 如隆庆《赵州志》中就记载, 由于滹沱河的北徙, 湖泊水位降低, “露出涸泊,……, 亦可耕种” ① (① (明)蔡懋昭。赵州志(卷一).地里,隆庆元年(1567年)刻本.)滹沱河与湖泊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3)1645年, 滹沱河再度南徙, 直到19世纪中叶, 它长期以南流为主。在这一时期, 宁晋泊表现为持续扩张。漳河从1697年起主流离开湖区,1706年后更是全部汇归卫运河, 此后不再回北路, 这以后大陆泽则表现为持续萎缩, 加之清代治理南北二泊主要采取引导南泊之水泄入北泊, 从北泊泄洪的办法②(②(清)唐执玉, 李卫, 陈仪, 等(修纂).畿辅通志(卷四十五).河渠.雍正十三年(1735年)刻本.), 使南泊的持续萎缩与北泊的持续扩张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1700年大陆泽仍大于宁晋泊, 但仅仅到1748年, 宁晋泊就已三倍于大陆泽。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陆泽就只有一小片水面尚且存在, 至19世纪末则已完全干枯。
(4)1850年后, 滹沱河逐渐北迁, 1868年更是全线北流, 此后与宁晋泊再无干涉。宁晋泊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仍是茫茫巨浸, 但到1897年宁晋泊就几乎“不显泊形”③(③ (清)孙传栻.赵州属邑志(卷一).山川.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刻本.), 此后不断萎缩, 至20世纪初就迅速走向了消亡。
(5)从1958年开始, 人们对海河流域进行了三次规模宏大的整治, 易淤、易决、易徙的滹沱河与漳河从此稳定在了单一的河道上——滹沱河被固定在北路, 漳河被固定在南路, 与宁晋泊和大陆泽地区极少有涉。宁晋泊与大陆泽地区的湖沼湿地景观也不复存在, 如今更是已成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
从以上滹、漳二河的来去与南北二泊的扩缩关系来看, 虽然湖泊的演变在明代相对于二河的来去往往有一定时间的滞后, 但到了清代, 这种对应关系就表现得极为一致了。
2.1.2 溢阳河是湖泊最稳定的水源, 但入泊滏水在不断减少
滏阳河发源于太行山东麓, 上游支流繁多, 且无
15—20世纪大陆泽与宁晋泊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石超艺)
本文2010-03-12 22:08:16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3190.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