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的若干问题(骆建华)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032下载274次收藏
 

关于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的若干问题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 骆建华 2009年11月18日

如何评估过去七年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成败、如何选择下一步水务行业改革的路径和方向,目前行业内甚至社会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环境商会本着澄清认识、凝聚共识的目的,就改革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辨析,以期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走向深入。

一、 七年来市场化改革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市场化改革带来了许多弊端,问题与经验交织,且问题大于成绩,现在已经到了改弦更张、更旗易帜的时候。我们认为,七年来的市场化改革,总体上看利大于弊,成绩是主要的,问题是次要的。理由是,这场改革给水务行业带来了深刻变化,水务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过去七年是我国水务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至于改革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认为是难免的,其原因在于我们对于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还知之不深,知之不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来加以解决。那种想让改革停滞不前、甚至走回头路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也是无济于事的。我们应当注意防止那种把改革政策不配套、改革措施不到位所带来的问题归咎于改革本身,进而对改革产生质疑,甚至否定的倾向。相反,我们应当旗帜鲜明地支持和推动改革,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改革的道路,使我国水务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 下一步改革走向是行政主导还是市场主导?

现在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过去七年改革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认为城市政府片面追求盘活国有资产,采取市政公用设施产权转让方式来弥补投资不足;认为市场化改革只适用于竞争性领域,而不适用于公益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公用行业。因此认为,下一轮改革的着力点不在产权,而在经营权。进而提出管好产权、放开经营权、实行两权分离作为下一轮改革的方向。但从目前已有的案例来看,实行市政公用设施产权转让的项目,并没有出现问题丛生的局面。相反,大部分项目在产权转让后,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特别是在企业管理水平、服务效率、财务状况、员工培训、技术引进和管网漏损率方面,都有了明显改善。应该说,正是由于社会企业的进入,使得市政公用事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朝气。

我们认为,下一轮改革不应以行政命令的办法,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强行推行某一特定模式,而应把改革目标作为改革的前置条件和指向。改革目标应在原有“促进发展、提高效率”的基础上,拓展为“扩大供给能力、提高经营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保障运行安全”,加快建立“充足、高效、优质、安全”的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体系。至于改革的基本路径,可明确为运行管理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专业化、政府监管规范化。因此,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多样地选择改革模式。至于是以产权改革为主导,还是以经营权改革为主导,应当按照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的原则,由各地自行加以选择。

三、 水务企业利益与公众利益是对立的还是内在统一的?

水务改革对经济学家提出了严峻挑战。因为水务行业所承载的两个目标似乎是不可兼容的:既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的若干问题(骆建华)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