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水生植物净化作用和机理以及应用研究(蒋燕 廖嵘)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994下载202次收藏
  【摘要】文章首先阐释了水生植物的概念,回顾了其应用简史,并从生态学角度,简要分析了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机理,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最后就水生生态系统环境的维护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水生植物;净化作用;应用

在园林观赏植物这样一个庞大的植物分支里,水生植物一直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也不管是西方园林还是东方园林,水景一直是造园中不可欠缺的景观要素。而水景的表现,也无一例外地常常和园林的另一景观要素——植物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动态水景,还是静态水景,都离不开花木来创造意境。充分利用水生植物,可以创造宜人而又舒适的景观,增加景观的多样性,丰富园林空间[2]。

1水生植物的概述

1.1概念

对水生植物的定义有很多,主要列举了下面三种。

余树勋等对水生植物的定义是“生长在淡水深处的土壤中或自然漂浮在水中的植物,有时包括沼泽中出现的植物。有整个植物在水中,根在水底土中的如水落(aponogeton);一部分叶片在水中,一部分漂浮在水面的如眼子菜(potamogeton);全部在水面的,如睡莲(nymphaea);整个植物体不入土壤而漂浮水中的如凤眼莲(eichhornia)等”[4]。

但也有人将水生植物分为挺水植物(挺水花卉)、浮叶和漂浮植物(浮叶花卉)、沉水植物(观赏水草)、海生植物(红树林)以及沿岸耐湿的乔灌木等滨水植物[3]。

本文比较赞同下面的观点:凡生长在水中或湿地土壤中的植物,以大型的草本植物为主,包括水生、湿生和沼生植物”[13]。

1.2应用简史

我国水生花卉的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莲在我国出土文物中,至少有7000年的历史。《诗经》云:“彼泽之陕,有蒲有荷”。这是我国最早有关荷花与蒲草在相同的生态环境下生长的记载。约在2500年前吴王夫差为宠妃西施欣赏荷花,特在太湖之滨的灵岩山离宫修“玩花池”,是栽荷供观赏的最早实例[4].据《史记?孝武本纪》、《三辅黄图》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修建章宫,凿“太液池”,植莲、菱等水生植物,制备的游船,有仿江南采莲的“越女舟”,这可能是较早在人工水景中荡舟观荷的文字记录。明末计成撰写的《园冶》中结合水生植物的水景景趣也散见全书。“白苹红寥,鸥盟同结矶边”(《园冶》):“堤湾宜柳”(《城市地》);“凿水为涤,书堤种柳”(《村庄地》);溪湾柳间栽桃(《郊野地》);“深柳疏芦之际略成小筑,足征大观也”;“遥遥十里荷风,递香幽室”[14]清?陈淏子《花镜》(1688)中对荷花、芡、慈姑、菖蒲、玉替花、雨久花、菱、瓯兰(溪荪)等水生植物己有详细的记载。在我国石菖蒲属植物栽培和应用的历史颇早,在《左传》和《诗经》中已有记载,早期多为药用,后来观赏栽培逐渐发展起来。南宋?陆游(1125-1210年)有菖蒲诗,说明已用于盆景栽植。1978年以来,随着水生花卉业和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菰(zizainacaduciflora)、香蒲、石菖蒲、水芹、芡等已逐步成为广泛应用的园林水景绿化观赏植物和湿地景观绿化的重要材料[4].

在西方国家,观赏水生花卉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习俗。古埃及人把热带睡莲作为太阳的象征来崇拜,因而睡莲成为各种祭典和礼仪活动的重要饰品[5]。在尼罗河边上一座埃及第十二王朝时期(公元前3100一公元前2160)的墓葬中的壁上画了一个园丁从水池提着水灌溉一片方形并有分隔的花坛,还有一条在花坛旁的溪流引水到池中,水池中长着热带白睡莲(nymphaealotus)。由此估计距今五千年前的古埃及就已有了人工灌溉的花坛和人造的水池,并种植睡莲[6]。印度佛教“七宝莲花”中的5种为睡莲,2种为莲花[4]。在16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睡莲做公园的水景主题材料。而在发现王莲后,人们对水生植物的兴趣则更浓了,1849年成为应用水生植物的第一个繁盛期。此后,热衷于水景园的富有人家开始狂热地种植热带水生植物,竞相寻找观花的珍贵品种。

如今,水生植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专类水景园、野趣园的营造,随着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应用研究的深入,人工湿地景观也应运而生,成为极富自然情趣的景观。而容器栽培的迷你水景花园的出现更是让都市居民的阳台或平台也成为了轻松有趣、令人赏心悦目的好地方。在水景设计中应用较多的有浮叶和漂浮植物如睡莲(nymphaeatetragona),芡实(eunyaleferox),萍蓬草(nupharpumilum),荇菜(nymphoidespeltatum),菱(trapajaponica)等;挺水植物如荷花(nelumbonucifera),菖蒲(acoruscalamus)、香蒲(typhaminima)、水葱(scirpusvalidus),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芦苇(phragmitescommunis),燕子花(irislaevigata)等。

1.3应用意义

1.3.1丰富景观

水生植物不但能观叶、赏花,还能欣赏映照在水中的倒影。荷叶青翠而洁净,波状叶缘更能增添几分潇洒风姿。加上叶面有一层蜡质,落在上面的水滴更有动势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的意境,是对北京北海公园东南部一个湖面景色很好的诠释。每当游人环湖漫步在柳林下,阵阵清香袭来,非常惬意。当朵朵莲蓬挺立水面时,是一番水面庄稼丰硕景象。此外,像水葱修长的茎秆,伞草碧绿的苞片等,都是水生植物中观叶的好材料。如西方园林中提倡的野趣园,野趣最宜以水生植物配置来体现。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如芦苇、香蒲、慈姑等,野趣横生。

1.3.2创造意境

中国园林的水景常构成一种独特的、耐人寻味的意境。如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就是立意成功的范例[2]。不管是从全院布局,还是植物材料的选择上,都追求园林的意境美的表现,与西湖景区的自然特点和历史古迹的紧密结合,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一段对北京大学未名湖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在这里,境由心生,作者用清新朴实的笔调描绘了处于夜晚月光下的未名湖的荷塘景观,将作者的感受和当时的环境融为了一体。

2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

2.1水质状况

水作为园林要素之一,其作用不言而喻,也不可替代。“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秀”,但是如果水质变差,其效果则会适得其反。由于城市的扩张,人口的急剧增加,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水体的环境容量和生态载力不堪重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公园、居住区等的水体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据统计,我国90%以上公园的水体,其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氮(tn)、总磷(tp)和非离子氨等指标,大多超过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四类标准。而在上海某些居住小区的水体缺乏循环,成为了一潭死水,富营养化程度非常严重。水体的结构和功能被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水体的美学价值损害。人们“诗意的栖居”的梦想就很难达到。为此,在当今水资源紧张的背景下,许多专家都纷纷开展研究,以求找到合理的治理对策。

2.2治理方法

中国古典园林由于在很小的范围内堆山,叠石,凿池,很少受外界干扰,因而其水体经自身的净化就可保持水体的洁净。

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密集的人口聚居方式出现,现代的水景园融汇了中西方文化,水面开阔、景观设置强调点睛之笔,更注重亲水理念。现在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水体中农药、化肥聚积,氮、磷等污染物超标,已严重影响水体业己存在的生态平衡。很多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水体由清变绿,由绿变黄,由黄变褐,甚至产生异味。所以现在很多景观水在造池理水前就考虑水质净化方案[2]。

2.2.1营养盐控制

控制水体营养盐浓度是传统的富营养化防治措施,它基于限制因子原理,以实验室藻类生长瓶法测定结果为依据,对于外源性污染采取截污、污水改道、污水除磷,对于内源性污染采取了清淤挖泥、营养盐钝化、底层暴气、稀释冲刷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水生植物净化作用和机理以及应用研究(蒋燕 廖嵘)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