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池塘水体污染的防治对策(王海表)
一、池塘水体污染的原因
1.池塘水体外源性污染。
⑴工业废水污染。近几年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崛起,政府对工业废水排放监管和废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力度明显得到加强,工业废水进入了污水管道或实施区域集中管理。但由于部分地区监管能力相对薄弱或工业废水处理设施不够完善,目前,仍有大量的工业废水未经有效处理就排入江河、湖泊等水域,尤其是有毒有害工业废水的偷排,致使水质污染事故频发。
⑵农业生产及生活污水引发的污染。农业生产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以及养殖场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泄、处置等引起的水质污染也日趋严重。再则,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也给河流、湖泊等水域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湖泊是养殖池塘的进水源,高温季节,池塘需经常加注新水。因此,外源水质的优劣与池塘水产养殖有着密切的关系。每年高温季节,因池塘加入被污染的河水,造成鱼虾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
2.池塘水体内源性污染。
⑴池塘老化。由于池塘使用年代增加,导致池塘老化,池埂倒塌,淤泥增厚,有的池塘淤泥竟厚达1米,成为各种病原体繁衍生息的温床,诱发鱼病。
⑵残饵腐烂。池塘属高密度养殖,养殖户往往因追求产量而提高放养密度,势必加大投饲量,使饲料过剩;加上池塘水生生物分泌物和鱼类的粪便,在塘底积累成厚厚的淤泥,引起腐烂而败坏水质。
⑶药物污染。池塘养殖过程中发生鱼病时,由于养殖户缺乏防治技术和用药知识,任意加大药物的使用剂量;个别养殖户为提高养殖产量,减轻养殖成本,在防治过程中使用一些高毒、高残留的禁用渔药;有的甚至用“敌敌畏”、“敌百虫”等农药替代渔药,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对养殖水体的污染。
二、池塘水体污染的危害
1.池塘外源性污染的危害。
外源性水体污染,对池塘水质构成很大危害。化工、电镀、五金等企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铜、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和有机氯化合物、有机氮化合物等有机物,很难迅速生化降解;畜禽规模养殖场、屠宰场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病毒、病菌等,水体受其污染后会传播疾病;生活污水和农田排水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和磷、氮等植物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后在微生物的生化降解过程中需消耗大量溶于水中的氧气,使水体缺氧或引起水体富营
论池塘水体污染的防治对策(王海表)
本文2010-03-12 22:07:56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317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