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习时报》:促进和加快海水利用产业化进程(屈强)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420下载201次收藏
  当前淡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仅次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世界第二大环境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占世界的1/4。特别是受季风气候和地形条件的影响,我国东部沿海11省(区)、市和海岛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尤为尖锐,水资源紧缺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实施海水开源替代战略,提高海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应对我国水资源危机、优化沿海水资源结构、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求迫切、前景广阔。

海水利用领域主要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化学资源利用三方面。目前,全球已有150多个国家在应用海水利用技术,通过多年的发展,海水利用技术不断进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向大海要水要淡水、要资源已成为许多国家解决淡水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国外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海水利用,已经形成产业。

我国海水利用近年来发展迅速,经过多年攻关,在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经济日趋合理,海水淡化吨水成本已达到每吨约5元人民币。海水利用技术日趋成熟,产业化条件基本具备。

目前,我国海水淡化、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已进入万吨级产业化示范阶段。海水直流冷却技术、海水脱硫技术、海水化学资源利用技术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地推广应用。

当前,海水利用作为节水环保型新技术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海水利用作为重要内容已先后被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等国家重要规划、文件中。我国首部《海水利用专项规划》也已经颁布实施。

尽管我国在推进海水利用产业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可喜的步子,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全国的海水利用产业化建设尚处在初始阶段,还有不少制约因素和问题亟待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认识不足。虽然当前海水利用已成为热门话题,但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对海水利用的含义、技术不甚了解,表现为盲目性、盲从性。大多数群众对海水利用认识不足,缺乏积极参与的意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学习时报》:促进和加快海水利用产业化进程(屈强)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