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访谈]发展绿色经济正当其时——《中国环境报》记者对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701下载193次收藏
 

 

对话人 冯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采访人 中国环境报记者 查玮

和谁对话?

冯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管制经济学、技术创新等。曾承担的主要课题包括:2020年中国能源战略的研究,主持或参与了“十五”工业发展思路、加入wto后对我国制造业影响、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研究等。

为什么对话?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纷纷推出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抢占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制高点。我国近日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我们希望了解,绿色经济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发展绿色经济,我国发展绿色经济存在哪些制约性因素,应该如何克服?

冯飞怎样说?

事实上,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几年被削弱了。我国必须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我们要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经济的结合点,这就是要发展绿色经济。价格在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要把扭曲的价格信号纠正过来。

点击一

焦点关注 绿色经济的内涵

关键思路 随着技术进步的不同,内涵有很大不同

记者:自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美国、欧洲等国家纷纷推出“绿色新政”,提倡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其实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十几年以前,就有关于绿色经济的提法。您认为我们现在提倡的绿色经济与以前的绿色经济相比,有什么不同?它应该包括哪些内涵?

冯飞:我们可以从减少能源资源消耗、保护环境来定义这一概念。绿色经济的内涵随着技术的进步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个方面,现在的绿色经济与过去所提出的绿色经济不同,最重要的就是新能源方面的一些东西,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的发展。这是当前国内外绿色经济明显区别于以前绿色经济概念的最大不同之处。现有的绿色经济包括新兴产业的发展,如低碳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方面。

第二个方面,现在的绿色经济是针对过去传统的、高耗能的、污染排放比较多的产业采取低碳技术。新的技术进步使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有很大的降低。

第三个方面,包括以前一直在推行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社会的一种生产和消费模式,是从单向的线性经济转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向循环流程,以达到有效利用资源的目的。

因此,在目前的绿色经济概念中,既包括新兴产业,也包括传统产业,还包括生产方式的改变。其中,新兴产业就包括环保产业。

记者:一些传统产业如钢铁产业,能不能通过技术改造或者结构调整,成为绿色经济的一部分?

冯飞:绿色经济可以通过节能环保的技术改造,使一些传统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降低能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排放。节能环保技术和节能环保产品本身就是绿色经济的一部分。

就传统产业来说,如钢铁行业,我们很难把整个产业说成是绿色经济,但通过利用绿色技术或环保技术进行改造,在这个过程中所使用的环保技术和装备,包括服务,都是绿色经济的一部分。

记者:绿色经济可以体现为哪几种形式?

冯飞:绿色经济的形式有很多种,表现为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节能环保服务及相关的市场服务,如合同能源管理等。其中,合同能源管理是一大块市场,就是说专业化的能源服务公司可以为企业提供系统的节能解决方案,同时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它的客户即企业不需要掏一分钱,不需要掌握相关的技术,就可以分享节能带来的利润。

这种服务在国外比较常见,在中国虽然并不多见,但近几年发展得比较快,包括提供环保解决方案的专业服务公司,或者技术咨询服务公司,这一大块都可以说成是绿色服务产业。

因此,从绿色经济的形态来看,绿色经济中既有制造业,又有服务业。过去我们一直对制造业强调得比较多,现在我们应该对服务业给予更多的关注。

以上是对绿色经济从产业上所做的大的分类。从小的分类来看,如能源领域,有节能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再如环保产业,包括固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治理,如水污染处理等,还有大气治理,都属于绿色经济范畴。绿色经济还包括对传统产业的节能减排改造和升级这一块产业。从生产的流程上看,在资源循环利用的过程中,绿色经济还包括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等。

点击二

焦点关注 中国走绿色经济道路的原因

关键思路 环境容量是发展的硬约束

记者:我们知道,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损害。那么,它对经济本身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哪些制约?

冯飞:在我国,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资源保障能力明显不足,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资源需要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从前几年的情况来看,我国资源进口量占全球资源净增量的比例相当高,我们也深受国际资源价格暴涨的影响,经济发展为此付出的代价相当大。

二是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占gdp的比例很高。一些国际组织做了分析,中国的环境污染占全年gdp的比例大概在7%左右,因此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代价很大。在我国,一些地区排放的污染物很多,远远超过当地的环境容量,环境容量因此被大大透支。

现在,我们很多人的生活实现了小康,但环境没有实现小康,大家在享受物质进步的同时并没有在环境上感受到进步。事实上,我们在环境保护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并不是很明显,与老百姓对环境改善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是实现环境小康所面临的问题。

从我国过去的发展方式看,我们的创新能力不足,发展方式粗放,因此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我国面临着培育和发展新型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转型升级的重大考验。

记者:绿色经济怎样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兼顾,从而实现和谐发展?为什么中国要发展绿色经济?

冯飞:经济发展的最大考验是可持续问题。事实上,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几年被削弱了。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就进入了高增长周期,特别是重化工业不断快速发展,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源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是增强了,而是削弱了。

一是资源能源保障受到制约。大的能源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付出的代价很高。二是受到环境的约束,如来自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约束,现在我们讨论更多的是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环境容量是中国发展的硬约束,这是绕不过去的。现在资源环境存在的问题很多,如二氧化硫排放量较大,造成近1/3的国土酸雨污染严重。所以,我国必须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

在发展中,经济质量得到了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如果和谐发展的问题解决不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访谈]发展绿色经济正当其时——《中国环境报》记者对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