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环境报》:污染减排是探索环保新道路重大实践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663下载296次收藏
 

环境保护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

编者按

当前,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仍在继续,扩内需、保增长的压力依然很大,污染减排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污染减排虽然在“十一五”规划的前3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依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减排冲刺年,明年是决胜年。我们必须清醒地认清形势,加强谋划,大力推进减排工作。

污染减排是在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提出的,是在环境、资源矛盾日益突出的困境中实施的。几年来,污染减排立足国情,面对现实,着眼未来,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日益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中心任务和重要抓手,成为当前我国探索环保新道路的重大实践。

污染减排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污染减排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大战略,同时又是调整产业结构的一个有效机制,污染减排具备标本兼治的双重功效,不仅是直面资源、环境危机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环境参与经济综合决策的一个重要平台,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首先,污染减排是直面我国环境资源形势的现实选择。我国用30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主要依赖出口带动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粗放,产业结构失调,加之长期以来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致使我国环境资源问题日益复杂,传统环境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出现,呈现出暴发型、复合型、压缩型的局面,严重威胁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严峻的环境资源形势必须依赖严格的环保手段。

其次,污染减排是促进环境与经济融合的有效手段。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是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问题。污染减排一方面通过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自然环境中污染物含量,达到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目的;另一方面又通过污染排放总量控制,约束粗放增长,推进集约发展,形成对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

再次,污染减排是协调宏观、微观环境问题的重要平台。从宏观方面看,污染减排需要关注经济发展方式,关注产业和能源政策,关注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从经济和能源层面把握主要污染物排放增量情况;同时,污染减排还需要加强排放总量的分配和减排计划的制定,这必然涉及全国各地区、重要区域、流域和重点行业等发展现状、发展阶段、环境容量和减排潜力等综合问题。从微观方面看,污染减排不仅需要通过工程、结构和管理等具体的减排项目来实现,而且必须建立和完善配套的污染排放总量核查、核算等具体方式方法和制度体系,以及保障减排设施有效运行的政策措施。

此外,污染减排是统筹行政和市场手段的有效载体。加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并通过5年减排规划、年度减排计划以及严格的责任考核等措施来实现,具有较浓厚的行政色彩,可以较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优势,体现政府的环保责任和环保为民的执政理念。同时,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推进污染减排,必然会使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本,这就为排污交易创造了市场化条件。污染减排不仅需要更多地依赖行政手段,而且随着工作的推进,排污交易、环境补偿、排污收费等市场化手段将会日益重要。污染减排是有效统筹行政和市场手段治理环境的重要载体。

污染减排在探索中实践

几年来,面对污染减排工作基础薄弱、矛盾突出的实际情况,环保部门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一是秉持了一个理念,即环境必须与经济相融合,从社会经济层面、从再生产全过程研究解决环境问题;二是明确了一个思路,即污染减排必须充分依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三是建立了一套制度,即建立了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并配套制定了总量核查核算及相关制度方法;四是培养了一支队伍,即从上到下培养了一支比较专业的污染减排队伍。此外,还及时研究推进了严格考核、加强调度、强化预警、淡化基数以及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等一系列措施。通过不断的探索并在探索中勇于实践,逐步打开了污染减排的工作局面,取得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中国环境报》:污染减排是探索环保新道路重大实践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