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访谈]休养结合恢复湖泊生机——《中国环境报》记者对话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054下载287次收藏
 

 

和谁对话?

秦伯强,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从事湖泊水环境、水生态研究,特别是太湖的生态环境演化研究。负责多项国家重大项目,主持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战略行动项目。

为什么对话?

目前,很多湖泊都不堪重负。让湖泊休养生息已经成为新时期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且落实到具体的政策措施中,变成各地的共同行动。我们想知道,湖泊专家如何阐述让湖泊休养生息这一指导思想,如何认识休与养之间的关系。

秦伯强怎么说?

湖泊既然病了,就必须要让它休和养。对于那些病得不重的湖泊,仅仅依靠休,湖泊就可以自然恢复。但是,对于那些污染严重、生态退化剧烈的湖泊,仅仅依靠休是不够的,而必须采取措施,加以养,才能使之恢复健康。是休还是养,如何养?这需要对湖泊的病症进行把脉,才可以对症下药。

对话人 秦伯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

采访人中国环境报记者 张业亮

点击一

焦点关注 我国湖泊的整体健康状况如何

关键思路  围湖造田、污染排放以及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等,造成我国一些湖泊的机体受到严重损伤

记者:湖泊生命脆弱的原因有哪些?我国湖泊的健康状况如何?

秦伯强:湖泊是有生命的。这需要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个方面是其自然的演化历史,一个湖泊从形成到消亡,要经历千百年的时间。特别是那些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的湖泊,常常是在江河下游洪泛平原上发育起来的。这些湖泊容易受泥沙冲淤等自然过程的影响,也常常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另一个方面,湖泊中具有大量的生命物质,如微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生植物等,从而构成一个湖泊生态系统。由于其他外部的因素,导致湖泊中这些生命物质逐渐消失,湖泊的生命过程也走到终点。

我们目前所说的湖泊生命是脆弱的,更多地是指湖泊的生态系统是脆弱的。由于污染、围垦、填埋、淤积、沼泽化等原因,一些湖泊在逐渐消失。因此,湖泊的生命是脆弱的。

目前由于资料缺乏,尚不能全面地对我国湖泊健康情况做一个全面的诊断。但是,东部地区湖泊面临的污染,中部地区湖泊面临的淤积和围垦,西部地区湖泊面临的干涸和咸化,使得我国湖泊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记者:长期以来,围湖造田、污染排放以及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等,造成我国一些湖泊水量减少、水面萎缩,湖泊的机体受到严重损伤。向江河湖泊索取资源和进行掠夺性开发对湖泊的健康带来哪些影响?

秦伯强:近几十年来,由于过分强调改造自然,对湖泊资源的开发利用处于过度的状态。为了防治湖浪对岸堤的侵蚀,在太湖、滇池等湖泊,采取了水泥浆砌保护岸堤的办法,使得原始的湖岸滩地消失殆尽。同时,随着湖岸的浆砌,湖滨湿地受到大面积破坏。作为湖泊—陆地过渡区的湖滨湿地,往往水草茂盛,可以大量吸纳入湖营养盐,特别是可以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物入湖。大范围的滩地围垦,也使得大量的自然湖滨湿地遭到破坏。水利工程在快速排水和抗涝方面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也导致大量营养物质由于流域滞留时间缩短而快速进入湖泊。

自解放以来,全国共围垦湖泊滩地面积达1.3万平方公里,超过了五大淡水湖的面积总和。仅湖北省江汉平原,解放以来就因围垦损失湖泊数量一半以上,从上世纪50年代的609个减少到80年代的309个,面积减少2657平方公里。洞庭湖在建国初期有4350平方公里,因围垦面积减少到2432平方公里,鄱阳湖也由1949年的52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2933平方公里。在太湖流域,围垦主要发生在太湖、滆湖、洮湖等。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上述大中型湖泊都曾围垦建圩,围垦面积占流域总围垦面积的55.6%。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固城湖,1960年湖泊面积为65平方公里,而1980年缩小到24.5平方公里,尚不足其原面积221平方公里的1/9。湖北省的洪湖,湖面面积由1950年的706平方公里,通过3次大的围垦下降到今天的348.2平方公里。

围垦的湖泊或湿地在挖渠排水后被改造成农田。由原来的减少营养盐入湖功能改变成增加营养盐输入功能。因此,人类活动不仅在源源不断地向湖泊中排放污染物,同时又在通过对湿地等环境的破坏减少营养盐的输出途径,加剧湖泊富营养化的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围垦导致水域面积缩小,蓄洪能力下降,使得洪涝灾害加重。洞庭湖在过去数百年间,由于围垦和淤积导致洪灾频率不断增加,相同水量的洪涝灾害等级已经增加了一倍以上。

在西部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异常短缺,而这种情况常常会加剧人类活动的影响,大量河川径流被拦截用于灌溉,导致入湖径流量急剧减少,大量湖泊消亡,如罗布泊、艾丁湖、玛纳斯湖、居延海等。仅新疆湖泊面积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就减少5000多平方公里,占当地湖泊总面积53%,导致土地沙化、植被退化和生存环境严重恶化。位于新疆北部的乌伦古湖1959年的湖水位为482.80米,面积827平方公里,但是由于大规模引水,加上气候干旱,使得入湖水量锐减。至1986年8月,湖水位降到478.60米,湖面积缩到765平方公里。湖水位的下降,使得渔业资源受到很大影响,当地不得不跨流域引水补充其不足。类似的现象在艾比湖、青海湖等湖泊都存在。

湖泊污染现象在东、中、西部都存在。2003年,我国曾对52个湖泊进行水质评价,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的湖泊有21个,5个湖泊部分水体受到污染,26个湖泊水污染严重,中营养状态和富营养状态湖泊各占50%,几乎看不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访谈]休养结合恢复湖泊生机——《中国环境报》记者对话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