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探地雷达检测技术在截渗墙工程中的应用(李义军)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727下载230次收藏
 

摘 要:探地雷达检测技术利用电磁波脉冲来解决埋藏在地面下的隐蔽工程的质量效果,帮助工程技术人员解决难以直接观察和检验的难题,且检测精度很高,是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科学技术。

关键词:探地雷达 电磁波 脉冲

1.前言

中运河(大王庙~二湾)近期扩大工程淮委实施段位于江苏省邳州市境内,是沂沭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堤基为砂基且堤身内存在大量孔洞和裂隙等隐患,因此堤防进行截渗墙加固处理。本工程设计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加固,张庄至窑湾险工段(左堤43+070~44+570)全长1500米,截渗墙顶高程27.00米,底高程18.00米。设计要求截渗墙厚度不得小于120毫米。

张庄至窑湾险工段于98年8月30日施工完毕。

为了查明截渗墙墙体的施工质量,安徽省-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受东调南下直属工程指挥部的委托,采用探地雷达技术对该工程截渗墙进行了检测试验。

2.探地雷达技术的方法与原理

探地雷达检测技术是利用高频脉冲电磁波探测地下介质分布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是根据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特性不同的原理进行工作的。由雷达仪发射天线将一定工作频率的电磁波送入地下,经地下介质层的传递或不同阻抗的目的体反射后由接收天线接收并被仪器记录下来,反射脉冲总是滞后于发射脉冲一段时间,这个时间是电磁脉冲通过地下介质层的传播速度和目的体埋深的函数,

即t=2×h/v ,式中:

t 为目的体反射波的双程走时(ns);

h为目的体的埋藏深度(m);

v为电磁波在地下介质层中传播的速度(m/ ns)。

发射的单脉冲信号以时间和振幅函数记录下来,称之为一次扫描。当收发天线沿地面测线移动时,记录地面不同位置的多次扫描,得到以天线位置为横坐标,双程走时为纵坐标的地质雷达剖面图。若已知地层的电磁波传播速度v, 即可得到目的体的分布。

然后结合计算机和打印机打印出电磁波测出的截渗墙体的断面图进行分析。

3.探地雷达技术测试

本次测试采用的是美国gssi公司生产的sir-10型探地雷达仪,选用天线的中心频率为100mhz和500mhz,测试方式主要为连续测量方式。在参数设置时,电磁波传播速度为0.1m/ns,增益为5点(分段)增益窗口为200ns和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探地雷达检测技术在截渗墙工程中的应用(李义军)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