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桥交通枢纽软土地基开挖及边坡保护(熊志冰 冯波 杜刚艳)
摘要: 结合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水系整治工程,对软土地基开挖的施工过程、方法及开挖质量进行了简要阐述和总结,并对有地质薄弱层的新角浦中段河道开挖边坡保护,从技术和经济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最终保护方案,确保了复杂地质情况下河道开挖边坡质量。上海虹桥水系整治工程自2007年3月5日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河道开挖约6.47km,土方开挖约185万m3,其中新角浦完成2.44km,有第③夹层的区段基本施工完成,边坡成型良好,保护效果良好。
关 键 词: 河道开挖;软土地基开挖;边坡保护;上海虹桥交通枢纽
中图分类号: tu471.8 文献标识码: a
1 工程概况及设计指标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位于上海市西郊闵行区的华漕镇和长宁区的虹桥地区。用地规划范围为东起外环线,西至现状铁路外环线,北起北翟路—北青公路,南至沪青平高速公路,总用地面积约26.26km2。该工程是将高速铁路、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及航空港紧密衔接的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水系整治工程是为了满足枢纽建设布置的要求、确保区域防汛排涝的安全、改善区域内水质和生态环境的重大工程。整治河道总长22.081km,涉及的河道有新角浦、规划二号河等11条。所施工的11条河道中,地质情况复杂程度数新角浦中段河道为最,下面以新角浦中段河道开挖为例,从河道开挖施工过程中,在地质方面所遇到的各种情况及相关处理方法简要进行阐述和总结。
新角浦河道设计开口宽60m,河床底宽30m,河底高程-1.0m,堤顶高程4.5m,最大开挖深度5.5m,在高程2.0m平台上设置c型护岸挡墙,平台以下为1∶3土质边坡。
2 地质情况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的资料,本工程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基土属第四纪全新世q4沉积物,软土地基主要由饱和粘性土、粉性土及砂土组成,分化成5个主要层次:第①层填土、浜土,含多量碎砖、杂物、有机质;第②层为灰黄色粉质粘土;第③层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夹层为粉砂;第④层是淤泥质粘土、粉砂;第⑤层是灰色粘土。
新角浦中段河道开挖范围内地质分布由上至下分别为:第①层杂填土,平均厚约1.6m,底部平均高程3.1m;第②层灰黄色粉质粘土,平均厚约2.0m,底部平均高程1.1m;第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平均厚约0.9m,底部平均高程0.2m,夹层粉砂,平均厚约1.8m,底部平均高程-1.6m。该夹砂层位于河床底部,平均高程1.2m,在河道边坡上覆盖范围宽3.8m。
3 主要施工方法
新角浦中段河道为实地土方开挖,根据河道现场实际情况,河道土方开挖分区段逐段实施。河道开挖主要施工程序有:施工降排水→土方开挖→夹砂层保护。
本工程地基土土体透水性较小,地下水比较丰富,施工期间受地下水影响很大,为确保工程施工的正常开展,须进行降排水施工,实现施工过程中河道开挖干作业和开挖边坡稳定。另外,在该区段河道河床部位有约1.2m厚夹砂层,粘聚力较差,容易出现流砂和坍塌现象。河道开挖成型后,须及时采取各项防护和养护措施。
3.1 施工降水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的资料,第③层饱和粉
上海虹桥交通枢纽软土地基开挖及边坡保护(熊志冰 冯波 杜刚艳)
本文2010-03-12 15:02:58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1717.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