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湖北省竹溪县:治理高氟水 送来幸福水(邹蔚烈 汤建军 罗传根)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634下载272次收藏
 

一、竹溪县探索农村安全饮水投入新机制纪略

2月底,湖北省竹溪县龙坝乡吴坝村党支部书记陈可立告诉笔者,新竣工的集镇蓄水过滤塔全天候输送达标的自来水,村民深情地说:“党和政府治理高氟水,送来幸福泉,饮水安全有保障。”

二、党送幸福水 防治地氟病

地处秦巴山区的竹溪县,是高氟水重症区,村民长期饮用高氟水,多患地方病氟中毒,轻者牙黄骨头脆,重者背驼罗圈腿,甚至四肢瘫痪,失去劳动能力。

多年来,在党和政府关怀资助下,竹溪县致力于农村改水防病与扶贫搬迁工作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峰镇同庆沟村原8组,地氟病最严重,通过整体扶贫搬迁,安装自来水和推广使用节煤降氟炉灶等综合防治措施,村民改变了贫病交加的困境,迅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为全县改水降氟、防治地氟病提供了试点经验。

经国家普查核定,“十五”期未,竹溪县32.6万农村人口中,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的已达8.5万多人,但仍有13万多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的问题,约占41%,10.7万人存在饮水不安全因素。治理高氟水、防治地氟病,仍然任重道远。

近两年,竹溪县把农村饮水安全与防治地方病、新农村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山川秀美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机结合,提出了“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分类配资、政策激励”的农村安全饮水新思路,坚持“政府长期投入与社会筹集相结合”的农村饮水安全投入机制。针对农村多数水利工程超期使用、供水设施老化失修、财政投入资金杯水车薪、农民投工投劳有政策限额、供求矛盾日渐突出的问题,竹溪县积极探索农村水权制度改革和生态水利建设资金投入的新途径,采取“上争资金补助、激励企业参与、受益农民自筹”的方式,整合财政支农扶贫、以工代赈、老区建设等专项资金,用财政政策、激励机制吸引民营业主和有能力的农民出资办水厂、兴水利、经营“小农水”设施。

近两年县财政和水务部门及时安排项目资金,“上争下投”和捆绑使用安全饮水、小农水建设、国债项目等专项资金1500多万元,吸纳社会资金500多万元,解决了8个乡镇集中供水,惠及4万多农村人口和10所农村中小学的饮水安全。截至目前,全县农村累计已有13万多人口实现了安全饮水,水源性疾病大大减少,提高了村民健康水平。

三、投资分类别 用好治水款

竹溪财政、水务等部门通过调查研究,因地制宜确定农村安全饮水和“小农水”公共服务重点,并建立农村安全饮水和“小农水”长效投入机制,具体划分纯公益性、准公益性、经营性水管单位等类别,严格定性定编,积极推行管养分离的改革。属公益性的,由公共财政投资,实行工程招投标,材料由政府招标采购。属经营性的,走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路子。

分门别类投入财政资金,分别实行市场化、半市场化、非市场化运作。县政府为纯公益性水管单位一次性地解决了14名全额拨款编制;对重要供水源地竹溪河水库管理处这类准公益性单位,纳入财政差额预算拨款补助;对财政投资的乡村小水厂和其他小型水利设施,实行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政府物价部门制定水价,半场化运作,促使一批半瘫痪状态的水利设施起死回生。对供水源地中小型水利建设工程,采取财政投资为主导,农民投工投劳为补充的公办民助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湖北省竹溪县:治理高氟水 送来幸福水(邹蔚烈 汤建军 罗传根)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