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与内部控制策略的思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1浏览:2436下载223次收藏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肆意蔓延,越来越多的风险暴露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内部控制不力。何为内部控制?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第九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认为:内部控制是指在一个单位内部,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国际组织(coso)则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一个组织设计并实施的一个程序,以便为达到该组织的经营目标提供合理保障。从上述各种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对内部控制理解的角度各有侧重,但共同的认识在于内部控制是一个组织所设计并实施的程序(包括必要的制度和措施),旨在为实现该组织的某种目标而提供合理保障。内部控制能从经营过程有效率/效益地进行并预防资源的损失、对外提供可靠的财务报告、相关法律法规得以遵循等三个方面提供合理保障,并有助于组织某种目标的实现。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证合规经营、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和经营结果的效率与效益。而合规经营、真实的财务报告和有效益/效率的经营也正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所应该达到的基本状态。从这个角度出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无疑成为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

笔者从多年的审计实践活动中总结发现,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主要面临信用风险、业务风险、利率风险、财务风险、违规风险、资产风险等等,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亟待通过会计控制和审计监督等内部控制手段加以防范。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商业银行会计通过一定的计量方法,对银行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提供真实有效信息给使用者;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控制则是指内审部门和人员根据审计质量标准,使各项管理工作和业务按预定目标和规定程序运作,以便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会计、审计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内部控制作用无疑成为其风险管理的关键,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于会计与审计的全过程,必须从每一个环节抓起,构筑起科学而有效的会计、审计控制监督体系。

一、风险分析

造成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原因有外部与内部两方面。外部风险主要是指社会因素造成的风险。第一类是由于政策体制所造成的。第二类是由于市场变化所引起的。如房地产、股票、证券、期货等产品价格波动偏向甚至反向于银行经营者的预测,使银行资金难以收回,市场利率和汇率变动而引起银行利息收入下降,银行资产受损的风险等。第三类是社会不法分子的侵害,如盗窃、诈骗、抢劫或其它事故。外部原因引起的银行风险,一般具有难以预测性,但可以通过转变思想、转换机制、内部练功、提高素质、加强内部控制来积极防范和化解风险。

矛盾论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而内因是事物变化的的依据。因此,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最主要来于自己内部的失控,形成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业务风险。在核算业务中,有核算方法不准、核算程序不规范、核算质量不高引发风险;还有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吸收高成本资金,呆账、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比例有误,应收利息计提标准不合理,不提少提应付利息引发风险。在结算业务中有诈骗风险、透支风险、真假汇票识别难的风险、汇票贴现风险、承兑风险等;二是财务风险。由资本充足率不足引发的财务风险也与会计活动密切相关。部分银行甚至将会计作为调节手段,不顾会计谨慎性、真实性原则,通过违规会计操作以达到规定。达到标准或者未达到标准的银行是否通过会计进行调节,将给银行带来财务风险;三是违规风险。会计活动作为银行业务平台,与绝大多数风险都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例如大量案例表明,信贷损失是由于信贷流程关键环节人员不尽职、欺诈、人情贷款、违规操作、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等造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和放大了信用风险。因此会计控制与信贷风险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坚固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形成上述风险的内部因素主要表现为:一是内部控制制度落实不到位。体现在:岗位、部门、上下之间缺乏监督制约机制,一笔业务、一项决策的过程控制流于形式,经手的人越多,越没有人负责;缺乏一套系统、规范、可操作的违规违章处罚办法,助长了犯规者的侥幸心理。二是内部控制观念有偏差。受传统银行经营思想的影响,重业务轻管理的观念在一些行还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有些高管人员对高风险业务不断扩张抱一种默许态度,甚至对违规经营也熟视无睹,出现一系列恶性案件。三是内部控制不健全、不严格,有法不依、监督失控。违法违规行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恶意违规。主要是指内部一些不良分子受畸形物质欲望的侵蚀,铤而走险内部作案犯科。有的贪污挪用、有的监守自盗、有的内外勾结诈骗抢劫、有的逃避监督营私舞弊、有的逆程序操作、以权谋私等等。这种有章不循,缺乏监督机制而带来的风险时有发生,造成了商业银行巨大的信誉和资金损失。另一种是没恶意违规。这种现象是最为大量又最易被忽视的。因此,对这种“善意的过失”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分析。有的是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分散而造成的风险。如常出现的挂失业务处理身份核实不准确、汇票办理要素不全、支票印鉴核对不认真等;有的是由于怕麻烦、图省事而违规操作造成的风险。如操作人员离岗时不退出操作系统和电脑口令泄密而被内部作案分子盗支他人活期存款等;有的是不讲原则、怕得罪人,明知违规而操作造成风险。出现无意犯错的原因是部分员工缺乏风险意识,忽视内部控制,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有意无意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作案机会。四是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低,风险识别能力差。一类是明知违规但自认为没有风险的,如经常出现的对外担保案;另一类是不懂制度、不熟业务、不会识别而造成的风险,如贷款决策中主观武断,新入行员工对假票据、假印鉴、假钞票、假身份证难以识别等。

以上分析表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主要来自于内部。防范经营风险,内部控制是根本、是关键。抓好了内部控制,就抓住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

二、控制策略

内部控制的建立是与风险管理的要求相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与内部控制策略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