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行信贷支持 “三农”的出路何在?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1浏览:2736下载227次收藏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农业银行如何围绕“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市场定位,发挥信贷帮扶助推作用,配合国家实施“三农”经济发展战略,确保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达到双赢互惠、和谐发展的目的?日前,笔者深入农业生产大县――邓州市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一、邓州市域概况与“三农”经济特点

邓州市地处河南西南部豫、鄂两省交界处,辖22个乡、镇、办事处,578个行政村,总面积2294平方公里,耕地240万亩,总人口155万(其中农村人口 140万)。1988年撤县建市,198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对外开放城市,199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改革开放特别试点市,1996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2001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重点扩权市,享受与省辖市同等的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

近年来,邓州市紧紧围绕建设粮棉大市、经济强市的宏伟目标,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入手,强力打造粮、棉、烟、林、牧种养业基地,以扶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骨干企业为重点,以支持完善服务流通体系为保障,延长产业链条,城乡协调发展,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了种养加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农工商相结合的三农经济发展新格局。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72.7亿元,涉农工业、流通业产值266亿元,实现税利11.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0217元,农民人均收入4347元,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县域综合经济实力排全省前50名。具体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1、生产结构不断优化。一是农业生产水平持续提高。邓州以盛产小麦、玉米、豆类等,被确定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市),2007年粮食种植面积275万亩(其中小麦机播151万亩、玉米机播70万亩),粮食总产20.2亿斤(其中夏粮14.66亿斤),产值10.2亿元,位居全省第五、全市第二;二是棉烟林牧四大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全市棉花、烟叶种植面积分别为39万亩和12万亩,年产量分别为7600万斤和2600万斤,其中棉花生产位居全省第三、全市第一;杨树面积67万亩,产值3835万元;大牲畜年出栏309万头,产值24.7亿元,居全省第九、全市第四。三是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发放种粮直补3141万元,农机购置补贴110万元,农资综合补贴5887 万元,为粮食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2、规模经营初露端倪。该市通过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对规模经营奖励力度,极大地激发了农民从事规模经营的热情。一是粮棉种植大户不断涌现。目前全市共有种粮大户1800多个,种棉大户1080户,其中,承包土地在100亩以上的1000余户,300亩以上的200余户;二是养殖大户不断增加。邓州现有养鸡1000只以上、养猪200头以上、养牛5头以上的大户约1200户;三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行信贷支持 “三农”的出路何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