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的关键是提高人员素质
银行业金融企业(以下简称金融企业)内部控制是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内部控制是一个需要决策层、管理层和经营层各级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过程。金融企业内部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参与这一过程。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是分权、制衡和监督,内部控制的目的是防范金融风险、实现稳健经营的目标。本人认为:要实现内部控制的目的,其根本的措施就是要正确运用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金融企业全体员工(含干部,下同)的综合素质。
现在大部分金融企业都非常重视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可以说内部控制的制度已涉及到各个层面,但是也有一部分金融企业的个别领导只重视制度的制订,而忽视对制度的实施和执行情况,更重要的是忽视了企业员工素质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在日常工作中,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依赖于员工的素质,而员工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的好坏,员工素质与内部控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员工素质包括政治信仰、业务技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等。
虽然目前金融企业各种规章制度应有尽有,但是日常工作中违规操作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违法、违纪案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有章不循、执章不严而导致的恶果。因此有了制度就不等于能控制内部风险,制度要靠人去实施、去执行,如果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现代金融企业管理的要求,那么再多的规章制度也将无济于事。员工素质在金融企业内部控制中有着以下的决定作用:
一是如果金融企业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管理人员滥用职权、蓄意营私舞弊,那么该金融企业即使具有设计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理所当然地要按照其管理人员的意图运行,尤其是企业负责人的决策更是起决定性的作用。决策出了问题,贯彻决策人意图的内部控制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控制效能。
二是如果金融企业内部不相容职务的人员相互串通作弊,与此相关的内部控制就会失去作用。内部控制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将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处于不相容职务上的有关人员相互串通、相互勾结,失去了不同职务相互制约的基本前提,内部控制也就很难发挥作用。
三是如果金融企业内部行使
内部控制的关键是提高人员素质
本文2010-03-11 22:02:33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045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