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隐患初探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过几年来的积极清收不良贷款和呆账核销,通过调整信贷结构和投向,贷款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信贷资产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经营效益逐年增加,贷款操作手续日趋规范,风险状况已得到缓解,就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而言,可以说已经走出了困境。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现阶段良好的经营业绩而盲目乐观,应该看到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在信贷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这些误区和薄弱环节有可能导致新一轮信贷风险的出现。笔者通过日常工作的检查与评价,认为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要存在的信贷风险隐患有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隐患之一:单户大额贷款清收、压缩难度大,形势不容乐观。近几年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虽然在清收压缩单户大额贷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有一部分原乡镇企业由于规模过大、转制未彻底、产权不明晰,这部分贷款清收、压缩难度较大,收效甚微。在清收压缩原欠单户大额贷款效果欠佳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前几年的园区热,导致部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也新增了一部分单户大额贷款,由于大部分入园企业自有资金不足,且盲目追求扩张规模,流动资金贷款往往被固定资产所占用。特别是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后,政策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新增单户大额贷款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国际国内市场价格的变化、企业经营者素质的变化直接关系到单户大额贷款的风险隐患。总之,单户大额贷款是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主要风险源。
风险隐患之二:行业风险深藏不露。部分乡镇由于种种原因产业结构单一,乡镇区域内行业较为集中,由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受区域的限制,导致在发放贷款时大部分信贷资金集中在某一个行业及相关产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日趋成熟,市场行情千变万化,今天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明天可能就变成丑小鸭。在一定区域内把信贷资金集中投入单一的行业,那么该行业如果发生重大变化,必将引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新一轮的信贷风险,行业风险的特点具有政策性、突发性、全面性,行业风险的主要风险源是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自然灾害风险,一旦形成风险短时间内是难于化解的,这个问题我们是有过教训的。
风险隐患之三:抵押物贬值的风险隐患。部分信贷人员错误的认为只要有抵押就没有风险,因而忽视了对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的审查。从抵押贷款的现状来看,现在虽然大部分抵押物都是以房地产为主,也有少部份是用企业的机器设备等动产作抵押。但由于近几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隐患初探
本文2010-03-11 22:02:02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0423.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