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信用缺失 构建和谐社会
信用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后果负责的道德观和信守承诺的责任感,它既是一种个人品行,又是人们相互间的认同程度,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普遍的道德要求。以下,笔者仅就如何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谐社会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社会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
从信用经济的角度看,现代市场经济离不开信用。因为,作为现代市场经济最重要的软环境,信用制度从多方面影响并决定着硬环境的发展和演变。对于市场、企业和投资者来说,信用是财富,它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市场参与者的发展能力和发展空间;信用是财源,它可以通过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打通企业和个人的聚财→用财→生财的通道;信用是财力,它可以通过社会的信用网络来实现"用小钱支配大钱"、"用明天的钱来支配今天的钱"的双重放大过程。一旦信用缺失就意味着失去了走向市场化与国际化的通行证。而这一点,正是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突出的问题。由于缺少信用制衡、信用惩罚和信用激励机制,因而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不少信用"雷区"。不良的信用状况、脆弱的信用联系、断裂的信用链条,导致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应该予以警惕的信用缺失症状。
一是信用的制度缺失。信用关系与财产关系,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说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权利与义务相对称的经济的话,那么财产所体现的主要是经济权利,而信用所体现的则主要是经济义务。信用缺失的实质,是失信的一方只想拥有权利而不愿履行义务,这就必然直接或间接地挑战财产关系和财产规则。由于我国经济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财产关系还未完全理顺,财产规则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因而整个社会的财产意识和履约意识也没有随着市场的发育和市场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相反,在经济生活中无信用规则约束、失信行为不能得到有效惩治、信用链条不能连接整个经济运行,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失信成为失信者的通行证,守信成为守信者的墓志铭,就不可避免地会对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产生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是信用的市场缺失。信用的市场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防范信用缺失 构建和谐社会
本文2010-03-11 22:01:26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039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