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现代企业的精髓探索:从“反仆为主”到“主仆归位”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1浏览:2455下载239次收藏

很多学者认为:“西方现代企业制度在亚洲国家异化,管理者无法正视自己的责任、权力、义务、风险,所有权观念的边界极端不清晰。'主仆不分'、'反客为主'的情况时有发生。”的确这种“反仆为主”的现象在我们周边的企业中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大家对此好像也已经习以为常了。那么造成这一熟视无睹的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这到底是文化差异还是另有隐情。以下就让我们通过一步步的推导来尝试揭示其中的奥秘。  

1、“主人”何故会沦落为“仆人”   

雇佣关系,是劳动力市场的一种用工关系。这种关系不要说主仆颠倒,就连争取平等地位也是一种奢望。那么众多企业中的管理者是用了什么魔法而做到反客为主的呢?  

1.1、主仆不颠的玄机。  

我们知道在一个家庭里面,当家务忙不过来,通常都会找个保姆,这时主人会把家中的大多数物件(乃至最宝贵的婴儿)暂时交给保姆管理。主人尽可享受仆人的悉心服务,而不必担心仆人会侵占主人的权益。那么,在此情形下为什么主仆不会颠倒?机密就在于主人时时掌握着对仆人的解聘权。  

1.2、主仆颠倒的可能。  

如果改变一下游戏规则,主人不再掌握对仆人的解聘权,那么仆人开始会有哪些变化呢。这时,如果是男仆,他动起变卖主人的家产之心就会变得难以克制;如果是女仆,她就会动起做女主人的念头。在此情景下,通过逐步磨合,仆人就会得到“反聘”权,主仆颠倒也就变得越来越顺理成章。  

1.3、聘用权的实质。  

以上是从常识的层面所进行的分析,那么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解聘权意味着什么呢?只要了解以下条件的性质即可略见一二了:“第一条,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第二条,数额较大;第三条,拒不归还的。”前两条是仆人必备的,第3条是仆人不具备的。这3条其实是刑法中形成侵占罪的完型条款。如果主人一旦失去了解聘权,仆人的第3条也就立刻成立。因此,主人失去解聘权是导致反仆为主,从制度上允许仆人从服务走向侵占的基本条件。  

2、主仆归位的唯一路径  

为什么主人愿意失去解聘权,这似乎不可理解。但在众多经济体里,比如在企业中,主人往往就主动放弃解聘权。  

2.1、目前企业是反仆为主发生几率较高的地方,它的特征是在这个企业大家庭中主人不再是一个,而是由一个变成了多个。按理说多个主人共同聘请仆人也没什么大碍,只要有这些主人共同的代表来从事监督和解聘公仆的这项职能,主仆关系同样不可能颠倒。问题就在于,主人们非但不给自己的代表对仆人的解聘权,反过来还叫仆人监督代表,取名为“相互制衡”。从此企业代表失去了代表的工具变成了名誉代表。  

2.2、更加错误的是主人们还认可名誉代表行使公仆的职能,并美其名曰为一套班子,这样就从根本上搞乱了代表与公仆的关系。主人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自发情愿地失去了对仆人的解聘权。就此这套班子不再有代表的制约,变成了两个不受制约的公仆,共同踏上了反仆为主的侵占之路。  

2.3、显然,还给代表对公仆的解聘权,使其成为真正的代表,同时代表脱离经营就是主仆归位的唯一路径。方法就是让代表直接提名、聘任公仆。在标准的公司章程中,总经理是由董事长提名聘任的。董事长就是代表,总经理才是公仆。它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结构,是董事长在上,总经理在下的上下垂直制约结构。  

2.4、然而,人们常常错误地把代表(董事长)与公仆(总经理)拉平,成为平行的一套班子,实行的不是绝对制约,而是相互制衡。至此我们可以看出相互制约和相互制衡这两种结构在“元素”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对应位置上有明显不同。这颇像碳原子的结构,虽然元素相同,因为排列的结构不同,所表现出的物理性质就截然不同。前者是上下的绝对制约,因此我们暂且称它为“钻石结构”;而后者是相互平行的相对制衡,我们暂称它为“石墨结构”。  

2.5、“钻石结构”是无权结构。在钻石结构中,由于代表没有经营权,又由于公仆也只是一份职业,职责就是服务,因此它是一个无权的结构。  

2.6“石墨结构”是有权结构。主人失去了自己的代表,权力所剩无几。无人制约的仆人也只能靠自觉。人们在实践中已经认识到仅仅靠自觉是不可靠的,并且已经总结出了绝对权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现代企业的精髓探索:从“反仆为主”到“主仆归位”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