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流通中人民币的质量现状成因及对策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1浏览:2687下载135次收藏

为了提高流通中人民币的整洁度,维护人民币信誉。近年来,人民银行抓基础、强管理,以提高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为目的,加大了残损券回笼工作力度,使得市场流通中人民币的整洁度有了明显的好转,但随着市场货币投放量的增加,残损人民币也随之增加,市场上残损人民币流通现象仍相当普遍,大量残损人民币在市场的流通,严重影响了人民币的正常流通渠道和人民币的信誉。针对此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

此次调查,我们在运城市选取了10家城区金融机构网点、10家农村金融机构网点、20户个体工商户、50户城镇居民和50户农民作为调查样本,采取问卷、座谈等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低,大量的不宜流通人民币流通于市场,严重影响了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的形象。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爱护人民币宣传力度,提高公民人民币爱护意识;严厉打击人民币制假、贩假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监督检查,理顺残损币回笼渠道,维护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的信誉和形象。

金融机构

20-100元

残损率

5—10元

残损率

1元

残损率

10个城区网点 

9000

12.2%

6000

23%

3000

56%

10个农村网点

9000

15.3%

6000

32%

3000

67%

农村比城区

 

3.1%

 

9%

 

11%

 

 

 

 

 

 

 

 

一、现状:流通中人民币的残损率较高,影响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的形象

1、小面值人民币(主币)残损程度高于大面额人民币

表一:客户存入金融机构的流通人民币残损率调查表

                                                 单位:张

从表一可以看出:客户存入金融机构的流通人民币,不宜流通人民币达到23.1%,近1/4的流通人民币应退出流通。10元以下的流通人民币整洁度低于“六成”,1元券的平均残损率达到60%以上。

 2、农村流通人民币残损率明显高于城区

表二:城镇居民和农民持有现钞总量残损率调查表

单位:张

对象

20-100

残损量

占比

5-10元

残损量

占比

1元

残损量

比率

50户居民

500

110

22%

300

91

30%

300

135

45%

50户农民

500

180

36%

300

122

40%

300

182

60%

从表一可看出:客户存入金融机构流通人民币,农村金融机构的流通人民币残损率明显高于城区金融机构。20-100元、5-10元、1元的残损率分别为15.3%、32%、64%,分别高于城区3.1、9、8个百分点。从表二也可看出:农民手持现金的残损率也普遍高于居民。农民手持现金残损率20-100元、5-10元、1元分别为36%、40%、60%,分别高于居民手持现金残损率14、10、15个百分点。

3、       工商个体经营户持有人民币残损率低于居民

表三:20户工商个体经营户流通人民币残损率调查表

                                         单位:张

50-100元

残损率

20元

残损率

5-10元

残损率

1元

残损率

辅币

残损率

 400

28%

 200

32%

 400

32%

1000

39%

2000

88%

 从表二、三相比较可以看出:工商个体经营户的持有人民币残损率低于居民手持人民币残损率。居民手持人民币平均残损率分别为29%、35%、52.5%,分别高于工商个体户持有人民币残损率5.7、3、13.5个百分点。

4、工商个体经营户持有的人民币辅币残损率极高。从表三可以看出:辅币的残损率达到88%,而且残损程度较为严重。

5、银行收回残损币比率极低,不宜流通人民币“体外循环”现象十分严重。

表四:运城市部分经济、金融指标

单位:万元

项目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9月

现金收入累计

12893962

16452420

16842934

12470870

发行库原封券投放数

92192

74873.4

103454.2

48014.6

残损币回笼销毁数

103331.1

95936

134291.5

129567

流通中现金

557212

614374

695801

740603

从表四可以看出:残损币回笼销毁数占金融机构现金收入数的比例2003年至2006年9月分别是0.5%、0.58%、0.8%、1%,即金融机构的现金收入中,只有最多1%是残损币。这与表一、二、三所反映的市场流通人民币残损率较高的情况有相当大的差距,但也证明了不宜流通人民币银行“体外循环”地严重性。

二、成因:流通人民币更新速度慢、监管不力、宣传不到位、爱护人民币意识不强、金融服务质量不高

1、流通中人民币更新速度慢,是流通中人民币残损率较高的客观因素。

一是残损币回笼渠道单一,“体外循环”现象十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流通中人民币的质量现状成因及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