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案件防范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六项机制
农信社案件高发的势头已引起了监管部门和各级农信社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农信社案件的防范,除了继续强化人防、物防、技防之外,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六项长效防范机制。
建立健全督查通报机制。近几年金融案件发生呈“八个集中”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陈案暴露比较集中。往年陈案之所以没有及时得以暴露,关键是没有一套完整的、具有强大约束力的案件报告、案件督导、案件通报机制。有的基层社领导怕担责任、怕受处分、怕影响评先,对该及时报告的案件小而化之,采用简单的“外科整形手术”进行手续处理;也有的基层社领导法律观念淡薄,政策水平偏低,划不清违规与违纪、违规与违法的界限,把严重的违法问题视为违规、违制问题,把犯罪手段视为违章操作的一般技术性问题。由于基层社存在的畸形心态,使一些本该及时上报的案件而漏报、迟报、错报或误报,失去了最佳破案时机,也失去了最佳的经济追偿时机。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上级主管部门督查不力,信息失灵,该发现的没有发现,该及时处理的没有及时处理。为此,上级主管部门的纪检、监察、稽核等相关职能科室要通力合作,建立一套适合农信社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案件报告制度、案件预警制度、案件回访制度、立案查处制度等配套成龙、上下衔接、全面覆盖的督查机制。
建立健全工作问责机制。引入问责机制是激发农信社领导勤政、谋政、亲政的“金钥匙”,是惩治金融犯罪的“杀手锏”,是敦促稽核、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履行其职责的“催化剂”。但在在这方面以前存在有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问责力度不到位。具体表现在:经济处罚不痛不痒,组织处理点到为止,诫勉谈话轻描淡写。这种不温不火的做法,客观上纵容了作案分子的犯罪动机,淡化了农信社领导的职责功能,放纵了相关部门的失职行为,致使案件接连发生,形成“前清后发”的恶性循环。二是处理范围不到位。具体表现在:只侧重于对案发部位的处理,忽视了对周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只侧重于对下级领导人的处理,忽视了对上级领导者的追究;只侧重于对案件表象的处理,忽视了对案件源头的根治。为了强化问责机制,一是要加大问责力度,使负有领导责任的责任人在政治上名誉受损,在经济上受到重创,在思想上引起震撼;使犯罪分子在政治上身败名裂,在经济上倾家荡产,在思想上追悔莫及;使负有牵连责任的责任人员在政治上受到影响,在经济上受到惩罚,在思想上引以为戒。
建立健全公开承诺机制。庄严承诺是领导干部自我加压、自我约束、自我施责的有效办法。农信社各级领导对案件要提出明确的办结时限及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向上级作出郑重承诺,并将承诺的内容、标准和时限通过一定的形式在一定的范围内公开,接受组织和单位职工的监督,切实把案件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农信社各级领导在就职时就要公开发布“就职演说”,承诺在任期期间内如何预防案件的发生。上任后还要就以下十项内容作出承诺:承诺构建职工思想道德防线,使其不愿作案;承诺筑牢职工法制观念防线,使其不敢作案;承诺创建打造戒备森严的周边环境,使其不能作案;承诺创建农信社的美好前景,使其不想作案;承诺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农信社案件防范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六项机制
本文2010-03-11 22:00:38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034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