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信用社如何坚持“四个面向”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1浏览:2337下载265次收藏

农村信用社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三农”,面向城市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是山东省联社确立的“巩固农村,拓展城市”的发展战略,是“一大定位,三个空间,四点一线”的可行性指导思想,是农信社加快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现就农信社如何坚持四个面向,拓展市场空间,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作一粗浅探讨。

坚持面向“三农”,巩固农村市场

当前,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三农”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增强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服务能力。所谓增强支农服务能力,就是要加大支农资金投放力度、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强调,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列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实上,能否做好支农服务工作与农村信用社自身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目前我国最具金融机会和金融潜力的阵地在农村,对象是农民,范围是农业。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逐步退出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广大农村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从全省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看,相当一部分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连续几年本金收回率、利息收回率均在95%以上,这说明农民群体就是很好的金融资源。可以说,如果脱离了农村、农业、农民,农村信用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失去赖以生存和壮大的土壤。所以,农村信用社要从政治、经济和金融多层面上去认识服务“三农”是农村信用社的立身之本、强身之道。

农村信用社要突出三个重点切实服务三农:一是以满足农户需求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大小额信贷投放。要结合实际、结合农情,深入调查,分析资金需求趋势,因地制宜,研究改进支农服务方式。要以扩大贷款证发放覆盖面为手段,刺激农民的贷款欲望,鼓励农户贷款致富。二是以促进农业发展为重点,大力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着眼于区域经济不同行业和产业的实际需求,满足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订单农业、创汇农业、个体私营经济等多元化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以及向种养加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复合型农业倾斜。三是以支持涉农企业发展为重点,全力帮助企业发挥带动作用。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私营企业发展,按照“择优扶持,突出重点”的信贷策略,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私营企业实行“倾斜服务”。

坚持面向城市社区,为个体工商户和市民搞好金融服务

农村信用社由于地处城区的特殊地理区位,加之农村信用社是地方金融机构,这就明确它在服务“三农”这一主体定位的同时,还必须拥有面向城市社区的发展空间。其重点应放在“立足零售业务,服务社区居民和个体工商户”上。

农村信用社面向城市社区的经营理念和发展策略。城区农村信用社虽然规模小、效益差、服务手段相对落后,但并不等于在竞争中毫无优势可言。它的发展优势是:一是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分布各个街道贴近社区和居民,与当地居民有着独特的“人缘、亲缘、地缘”的优势关系;二是城区农村信用社电子化网络建设初具规模,市场占有份额不断回升,广大社区居民对信用社的信任程度得到提高;三是农信社小额农贷和农户联保贷款在城区的有效投放,逐渐塑造了农村信用社的品牌形象;四是内部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制约机制进一步强化。所以,城区农村信用社应确立“普通市民的银行、社区居民的银行、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银行”的经营理念,从而避免与各家银行开展无谓的竞争。

在发展策略上,要以社区居民、个体工商户为主要对象,全力打造“社区银行”。目前金融市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村信用社如何坚持“四个面向”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