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目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形势及对策探讨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1浏览:2694下载242次收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离不开资金的大量投入和金融的有效支持。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两者存在着互动关系,新农村建设同样需要金融的大力推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农信社面临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作为当前农村领域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农信社承担着支农发展的重任,是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主力军”;另一方面,面对市场,服务于农业、城市二、三产业发展的信贷需求,农信社又面临与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金融机构以及民间金融等的激烈竞争。在这种形势下,农信社如何在支持“三农”与扩大自身经营收益之间实现均衡和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农信社在深化改革与加快自身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新农村建设赋予农信社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首先,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为农信社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这其中包括了生活设施、社会事业、农业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环境整治以及村民自治等为主要内容的各项制度创新。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除了依靠国家财政资金进一步加大投入外,很大部分应来自于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金融机构——农信社)和社会资金的支持。事实证明,农信社在支持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未来的新农村建设中,其支农发展的潜力更是不容忽视。

  其次,《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即将破茧开局,必将为农信社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媒体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固定资产投资司了解到,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根据“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规范政府投资行为,逐步建立投资主体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政府宏观调控有力的新型投融资体制。国家将对投资领域进行分类界定,对于各类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非经营性项目分别采取社会招商、创造条件吸引社会资金和政府投资的方式,实现政府由全面投资向重点投资的战略性转变,从而为社会资金的准入创造一个基本的体制环境。基于此,农信社在支持营利性公益事业建设中具备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三,农信社试点改革取得阶段性结果,政策扶植效果明显。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吉林、山东等8个省(市)开展深化农村信用社(下简称农信社)改革试点,在此基础上,2004年8月底,国务院又把北京等21个省市区作为进一步深化农信社改革的试点单位。至此,我国农信社试点改革省(市)增加到了29个,几乎覆盖全国。按照《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和国务院的要求,经8个省(市)各级政府以及有关主管部门的精心部署,以及各级农信社干部职工的努力,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新的管理与监督体制已经形成,即将农信社的管理交由省级政府负责,同时行业监督职责由省银监局负责;二是农信社历史包袱得到初步化解,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金融支农力度加大。以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农信社为例,截止到2005年底,各项存款余额达163701万元,较2004年末上升48111万元,上升幅度为41.6%;各项贷款余额达141092万元,较2004年末上升48562万元,上升幅度为52.5%,其中农业贷款余额达129958万元,较2004年末上升48114万元,上升幅度为58.8%;本年利润实现3006万元,较2004年末上升2994万元。三是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已经起步,经营机制开始转换,内控制度得到加强,增资扩股进展顺利。截止到2005年末,东平县农信社规范化股金总额达到2亿元。年末资本充足率达到7.36%。四是农信社的社会信誉进一步提高,员工精神面貌有了较大改观。这些都为下一步改革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农信社面临严峻挑战

  一、农业银行“杀回”农村市场,着力打造县域特色零售银行。随着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造全面稳步推进,所剩的惟一国有商业银行——农业银行股改计划更加引人瞩目,不少财经人士也将目光转移到农业银行的股改计划、上市时间、拨付资本金等热门话题上。

  作为国有银行中营业网点最多、网络覆盖面最广、城乡优势最明显、历史包袱最沉重的农业银行,前些年,由于全面实行收缩农村金融市场的经营战略,部分保留营业网点采取依靠自身结算、机制、品牌优势吸收农村信贷市场,“抽血不献血”形象地概括了过去农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如今,靠支持“三农”起家的农业银行,大城市的发展战略遭到了其他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的“堵截和围攻”。因此,农业银行的高层决策者再次将发展目光转向自己的传统市场——县域农村金融市场,经营战略也从城市开始悄然向农村转变,欲打造具有县域金融特色的全国最大的零售银行。可以预言,终有一天,农业银行会重新“杀回”农村领域。

  2005年,农行总行行长杨明生到新疆调研时曾强调,农业银行要以县域经济为重点,做大做强县域金融,实施城乡一体化经营,积极打造县域金融精品网站,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的作用。

  据悉,农业银行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主要包括支持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小城镇建设和信贷投资及扶贫等。2005年10月18日,农业银行在京举办了“品牌战略发布暨产品推介会”,推出了“金钥匙”、“金光道”、“金穗”和“金e顺”等多个具有县域特色的金融产品。以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为例,2005年该行就瞄准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县域优势中小企业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等“三农”效益增长点,先后投放各类涉农贷款40亿元,大力支持甘肃省“十强县”、大中城市卫星城镇和经济强镇,积极培植产品有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盈利能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目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形势及对策探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