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以变应变创一流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1浏览:2285下载275次收藏

2006年,枫红恣意的秋季,具有50多年企业发展历史的常德卷烟厂与长沙卷烟厂强强联合,从此,企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更高平台。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常德卷烟厂以企业发展为引擎,总揽全局,提出了“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企业管理的新路子,“以生产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突出生产组织、质量保障、成本控制、安全稳定、队伍建设五大职能,使整个管理构架体系科学、规范、高效运行。

生产组织:突出一个“快”

根据行业“按订单供货”和“按订单组织生产”的要求,常烟要求与生产相关的各流程、环节更加快速反应,实行敏捷化生产。首先,常烟加强了生产信息管理敏捷化生产,打造了一个数字化的生产管理信息平台。常烟充分做好各种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生产信息收集整理、传递反馈,利用生产管理信息网以及厂部办公自动化的信息平台实现了生产信息在网上传递,使生产信息收集、反馈更加规范,传递更加快捷、准确。其次,常烟从完善和落实生产组织程序着手,强化执行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完善基础管理,通过修订生产组织程序和考核办法,规范从原辅材料投入一直到成品入库整个生产过程,使每个环节的工作职责更加明确,组织过程更加严谨,执行更加快速。

此外,常烟在生产组织过程中合理调整生产组织,着力在快捷的基础上精准执行。为了实现和公司计划的快速有效的对接,常烟坚持每天与公司及企业储运部进行信息衔接,充分了解市场划分情况,制定产销计划,并根据计划情况和市场需求,对生产进行精细化调整,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将每个品牌的生产具体到了哪个车间、哪个机台和哪个时间段。

除此之外,常烟始终坚持将工作的重心,向生产一线倾斜。各部门整体联动,积极主动地为生产线做好服务协调,并为生产提供了最强有力的快速保障。目前,常烟已经打造了“一切以生产为中心,一切为生产服务”闭合的生产链,尤其是“芙蓉王”的生产正向自动化、智能化和高度人性化的现代化大生产进一步迈进。2007年,常烟克服了产能严重不足的瓶颈,攻坚克难,克服了生产、技改同步实施面临的诸多矛盾和困难,2007年,共实现卷烟生产101.95万箱,其中“芙蓉王”品牌43.37万箱。

与此同时,技改工程同步推进。投资资金10亿元以上的“芙蓉王”生产线技改工程进展迅速。常烟应对“芙蓉王”产量大幅增长、质量标准愈来愈高的挑战,已先后二次大力投入技术改造,实施“芙蓉王”生产线的二次提质扩量技改工程,加快提升装备能力和水平。并投资8个多亿新修了行业一流的仓储设施,实现了烟叶的集中仓储、醇化,从根本上扭转了以往多地分散仓储的不利局面,提升了常烟烟叶仓储能力和醇化质量水平。

质量保障:关注一个“细”

常烟以质量为核心,苦练内功,沉下心来做细节。厂长邹纲强在质量问题上,提出了十六个字的总体要求,即“关口前移、严防死守、检上加检、锁上加锁”。

在实施上:一是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常烟秉承“以质量源于细节,标准源于市场”的质量理念,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文化体系,并将质量理念灌输到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中。2007年,常烟确立了40多个质量攻关课题,投入奖励资金60多万元。

二是严把质量预控关。常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预控体系,有过程质量预控、过程工艺预控、现场研究和工艺改进方案等,将质量管理从传统的“产后检验”向“产前预控”转变,以实现质量关注三个转向,即:由结果控制向过程控制的转向,由人工经验向科学决策的转向,由实物质量控制向对整个在线装置控制的转向。

三是强化质量管理过程控制。常烟突出质量过程控制的核心地位,实施了关键设备工艺性能点检制度,工艺质量控制预案制度。此外,常烟还充分利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将过程质量的控制、在线质量的控制、成品质量的控制、源头来料的监控都纳入了信息系统,做到质量检验在哪里进行,质量数据系统录入就在哪里进行,使整个质量控制手段更为及时、快捷,管理手段和措施更为直接。在强抓实物质量的同时,常烟还建立了一套完好、准确、完整的质量台帐,对涉及到物资、各技术指标、生产、检测、投入前的质量把关等都建立了质量档案,有了明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以变应变创一流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