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黔江分厂动力车间实行精细化管理 提升工作水平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1浏览:2277下载234次收藏

作为掌控企业水、电、汽(气)供给的动力车间,设备种类多,岗位结构繁,对员工素质要求高。为把车间打造成工作质量高,工作能力强,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一流车间,黔江分厂动力车间以自身特点为优势,以提升员工素质为重点,以打造科技型车间为目标,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推进车间精细化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推行全员学习培训,激发企业“细胞”活力

过去,由于车间人员素质、文化结构参差不齐,员工在工作中难以交流、沟通,工作主动性不强,工作效率不高。为改变这一不良状况,使员工从思想上根本转变“按部就班”的固有意识,该车间首先在员工中开展以敬业爱岗教育为主的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内容主要有《红色管理》、《境界》、《基本功》、《做公司放心的员工》、《人品至上》、《拿业绩说话》、《立足本职》、《让企业成功让自己成长》等,并结合企业改革发展开展时事政治教育,同时召开座谈会、连心会,使员工明白今天的来之不易,倍加珍惜如今的拥有,通过产生员工心灵上的共鸣,激发澎湃的工作动力。在这期间,该车间没有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放松对员工的工作要求,而是趁热打铁开展了以提高员工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目标的岗位培训。

针对岗位知识培训,动力车间没有盲目的热捧外培,冷却内训,而是将文化素质高的员工选送到院校进行理论深造,对技能素质强的员工委派到其他企业进行专业提升。在对外培员工的学习管理上,该车间一是提出学习要求,二是进行全程跟踪,三是要求外培人员回厂后需根据所学内容与岗位实际相结合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由外培学习人员编制培训教材对其他员工进行内训,如车间内培教材《20t锅炉的构造及其安全操作》、《电梯的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的排除》、《2000千伏安干式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五牛空调的定时保养》、《s7—200、300的工作原理及编程技巧》等均出自员工之手。通过互联互动的全员培训,在车间形成了团结协作,资源共享的浓厚学习氛围,营造了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

同时,车间根据岗位需求,将员工学习培训纳入车间人才培养计划,列入人才再教育工程,使员工培训工作逐步走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员工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持续高涨,参加学历提升的员工人数逐年增多,而员工更是把职业技能鉴定作为检验自己学习和工作成效的一种重要手段而积极参与。目前,该车间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员工占52%,技师占30%,高级工占65%,员工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实行“可视化”管理,增强员工工作效能

动力车间的工作就是服务生产一线。由于员工工作流动性强,其考核的硬指标少,因此工作成效更多的则是体现在员工对本职工作的正确认识和对服务对象的工作态度上。针对车间工作范围涉及面广,员工管理难度大这一现状,该车间以班组为单位,对员工实行“可视化”管理,明晰员工的工作流向,有效地提高了员工工作效率。如每个班组均设置员工岗位公示牌,内容有员工所从事岗位、当前工作状况及联系方式等,其目的是对员工上岗情况一目了然,增强员工的自我约束能力。通过岗位“可视化”,使车间在第一时间掌握了员工的工作动态,同时也为其他部门协调工作提供了便利。

在实行“可视化”管理后,车间没有当甩手掌柜,而是定期开展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调查,及收集服务部门的反馈信息,从细节上对员工进行高质量要求,员工的工作素质、服务意识有了质的提高。事实证明,“可视化”管理是提高员工岗位履责能力的一剂“良方”。

强化岗位交流,实现员工“一专多能”

随着企业的改革发展,对员工工作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摆上了车间的议事日程。由于车间特种设备多,员工岗位缺乏互换性,劳动力成本相对较大,为改变这一不利格局,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力,车间率先在电力班对电工进行电梯知识培训,并对电工进行理论与实操考试,同时进行现场排障,通过1个月的学习,参培电工全部考核过关。随后,车间在锅炉班、动力班进行了岗位互动培训,参培员工达到100%,实现了员工由单一技能向一专多能的转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黔江分厂动力车间实行精细化管理 提升工作水平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