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烟农协会”在提高烟叶生产水平方面的作用
编者按: 烟叶生产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如何解决烟叶生产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河南省宜阳县柳泉烟站经过努力探索,倾心办好“烟农协会”的经验值得借鉴。
柳泉镇共有25个行政村,5万多人口,总耕地面积4.8万亩。其中植烟村15个,烟叶生产已发展为该镇的支柱产业之一。如何提高全镇的烟叶生产水平,进而提高烟农的种烟效益,指导烟叶生产的技术人员不足,逐渐成为该镇烟叶生产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柳泉烟站共有干部职工12人,其中烟叶生产技术人员只有7人,镇政府烟办只有4人,按百亩烟田配备1名技术指导人员计算,缺口很大。
“烟农协会”应运而生
1997年,柳泉镇植烟面积达4000多亩。当年,宜阳全县遇到了历史上少有的100多天的大旱灾。特殊的气候条件造成烟叶难以烘烤,如果攻不破烘烤难关,将给全镇4000多亩烟田带来惨重的损失。情急之中,当时的烟站站长徐建涛组织包括他在内的烟站4名技术骨干和在全镇15个植烟村中挑选的贺继舟、谢彦民等10名有丰富植烟和烘烤经验的烟农,成立了烘烤技术攻关小组重点攻关。烘烤攻关小组结合本地的特殊气候条件,和本人多年的烘烤经验,经过1天的争论,取长补短,逐步统一认识,形成了一套烘烤的工艺方案。他们分成2个小组,由镇政府支持补贴煤,在高窑村的两个村民组,各开一个烟炕,进行试烘烤,效果非常理想。徐建涛立即将试验成功的烘烤技术方案,印发至全镇各植烟户,较好地解决了当时的烘烤难问题。他们的经验和烘烤办法很快被县公司在全县推广,对解决全县当年的烟叶烘烤难问题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组织特殊年景情况下的烟叶烘烤技术攻关的成功,对站长徐建涛同志启发很大,联系其他行业和外地成立协会的经验,使他萌发了成立“柳泉镇烟农协会”的想法。他的想法立即得到了县公司、镇政府领导和大部分烟农的大力支持。当年烟叶收购工作一结束,他和烟站、烟办技术员一起,在全镇摸底,挑选了21名有长年种烟历史,有丰富的种烟经验,效益好,人品好,热心为大家办事的烟农,拟定了“烟农协会”章程,印制了比较正规的会员证,于1997年11月20日召开了第一次会员大会,选举了会长、副会长,洛阳市烟草系统第一家“烟农协会”应运而生。
“烟农
谈“烟农协会”在提高烟叶生产水平方面的作用
本文2010-03-11 18:28:09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926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