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与烟草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整合
进入21世纪,经济知识化(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可持续发展势头更加强劲,使得国际竞争乃至行业、企业等不同领域和系统间的竞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置身于这个时代,烟草产业无法回避这个现实。只有实施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管理新模式,才能实现以需求为导向,以核心竞争能力为基础的发展,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烟草行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恰恰是建立在技术创新之上的。它以其无可替代的作用证明技术创新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与战略优势的源泉。
技术创新、竞争能力的实质
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经济发达国家,当然也是烟草贸易强国。以何支撑其经济高效运作,是什么因素维持了他们的经济繁荣?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回答是:一是企业家的进取精神,二是技术创新。针对世界经济竞争阵地前移的态势,为加速形成自主的科技创新体系,江泽民同志审时度势,敏锐地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什么是技术创新
不断的创新就像是跳动的琴弦,演奏着经济成长的美妙乐章。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于1912年首开创新理论之先河。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把一种以前从未存在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形式有五种:①生产新产品;②采用新方法;③开辟新市场;④挖掘新资源;⑤实现新组织。
从创新的五种形式来看,技术创新的内涵包括我们通常理解的意义,并且又远远超越通常意义的范畴。它阐明了科学、技术、创新投资和市场之间的内在联系,表达整个系统内相关要素之间更加密切而持续联系的关系。
熊·彼特创新模型Ⅱ
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能力
创新理论认为,新技术的诞生,离不开专家的“头脑风暴”和创造性活动,要把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即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完成整个创新过程,必须要由睿智眼光、非凡气魄、整合能力的企业家,将技术经济中潜在的可能变为现实。从创新模型Ⅱ可以清晰地看到r&d是熊·彼特创新理论的起点,企业家是将技术优势与盈利能力进行转化的主体。因此,企业或企业家“选择”或“寻找”的能力构成了企业新的竞争要素(“选择”或“寻找”活动的实质即创新)。表现为对有形或无形资源的整合,对资源组合调配所形成的能力,建立在能力与资源整合之上的核心能力以及具有核心能力的竞争优势和战略竞争力。因此,笔者认为,资产的增长、规模的扩建只是企业成长的结果,企业创新源于核心能力。竞争力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生产力,而是先进的生产力,企业竞争力强不强是衡量企业生产力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核心竞争力是技术、文化、组织的有机整合,是由一项以上核心技术构筑起来的平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递进状正像熊·彼特创新理论所言,科学、技术与市场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相互作用且多方向,作为基本的、演进着的知识基础的科学技术同市场需求结构一道,在创新中以一种互动方式起着核心作用,并在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企业家精神——首创性、成功欲、冒险和以苦为乐、精明与敏锐、强烈的事业心。
企业核心竞争力阶梯分析模型
烟草产业要规范,要改革,更要创新
烟草经营理念分析
近年来,我国烟草行业一直明确将狠抓基础、稳中求进作为行业工作指导思想,将规范、改革、创新作为行业工作的重点,说明创新已进入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视野,创新意识已渗透到领导者的决策中。规范、改革、创新三者是紧密联系的,目的只有一个:保持烟草行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我们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期,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或企业)可以躲进田园牧歌式的世外桃源里独自生存。我们已正式迈进wto和who的门槛,就更加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自由贸易的精神势必突破国界空间,严格意义上的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已不复存在,因此,我们的经营理念必须扩大到更大的范畴以应对经济全球化。
笔者认为,所谓规范,应赋予其三个层次:①企业内部制度硬约束;②行业市场经营环境治理;③整个产业要在世贸和世卫多边规则下游戏。所谓改革,应包含四个层次:①变革产业经营结构;②变革行业企业经营战略;③变革市场运行体系;④培育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市场竞争主体。
可见,在内涵上,规范更多的是落实在制度上,是发展的基石;改革更重要的体现是一种意识,它的另一面就是开放,是发展的动力。规范和改革是烟草经济增长的前提,即充分条件,创新(科技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科学规范的必由之路,是改革成功的关键要素,是发展的根本和灵魂。只有创新性的科技进步才能带来烟草产业的经济发展。
烟草经营的技术状况分析
把烟草产业放在目前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大环境下考察,我国烟草业虽为世界四大烟草巨头,但大而不强是不争的事实。具体表现在品牌分散,缺少集中度,多以烤烟型卷烟为主,品种单一,成本高,同国外混合型名牌相比较明显缺乏价格优势,卷烟消费大都以满足国内某地区域性消费群体为主,烟叶原料和卷烟缺乏对外的冲击力。
反映在整个行业上,其差距又存在以下方面:①虽然倡导科教兴烟,开展了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工作,使烟草原料的生产水平和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但与国际国内烟叶市场要求相去甚远;②卷烟和烟叶在科研、生产和标准等方面较大程度上存在着不对称性;③与卷烟配套相关的基础研究少,成果转化率低,卷烟产品技术含量低;④卷烟辅助设计落后,缺乏稳定的气味和形象格调;⑤行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经营战略,劳动生产率和利润水平与国际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
烟草行业科技开发人员状况分析
烟叶技术推广队伍是提高我国烟叶生产技术水平,保持烟叶持续平稳发展的基础。据调查,目前我国烟草行业企业中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018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92人,占1%;有中级职称的2033人,占20%;有初级职称的7882人,占77%。中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绝大多数就职于分公司及烟叶部门。在全国县以下(含县级公司)基层36359个烟叶技术人员中,正式工(指编制内在册人员)占49%,合同工(或称辅导员,指聘用技术员)占51%。初中学历占36.1%,高中占45.7%,专科占14.4%,大学本科以上占3.8%。具有专业学历的技术人员中,学农的占45%,无职称的占61.7%,初级职称占32.9%,中级职称占5.3%,高级职称仅占0.1%。我国仅基层烟站就有4313个,再加上种植烟叶的县级公司544个,县以下单位平均不到0.5个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平均10个县还没有一个高级职称人员。目前基层烟叶技术队伍存在严重问题:①是技术人员数量偏少,人均指导面积偏大。以2002年全国烤烟实际种植面积1436万亩和国家下达烤烟收购计划3409万担计算,全国平均每位技术人员负责种烟面积395亩、烟叶收购量938担;②是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偏低,专业结构不合理,根本满足不了我国烟叶生产发展的需要。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对全国79家卷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200
技术创新与烟草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整合
本文2010-03-11 18:25:45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899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