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试析我国白肋烟生产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1浏览:2872下载284次收藏
    随着烟草行业企业组织结构和卷烟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品牌扩张战略的实施,烟叶的基础性地位日益凸显。白肋烟作为混合型卷烟生产的关键原料之一,其品质直接影响着混合型卷烟的质量和中式混合型卷烟的做大做强。

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白肋烟常年种植面积约29250公顷,主要分布在湖北、四川和重庆,河南、云南也有少量种植。其中湖北种植面积最大,约16650公顷,烟叶出口量占全国白肋烟出口总量的80%以上。四川与重庆共约为10000公顷,云南与河南各1300公顷。主要品种有:鄂烟1号、鄂烟2号、万白5号、ky14×达所26、tn90、tn86,其中鄂烟1号的种植面积最大。

    我国白肋烟自引种成功以来,历经引种、发展、提高、稳固等阶段。以种植规模最大的产区湖北为例,目前白肋烟生产发展正面临着相当大的困境:烟叶生产生态环境恶化,生产水平停滞不前,烟叶质量提高缓慢,工业可用性较差,生产、经营经济效益普遍较差。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

    1.白肋烟生产生态环境恶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白肋烟基本种植在海拔800~1100m的最适宜区,之后白肋烟种植区域渐次上移,目前基本集中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次适宜区或不适宜区;烟地连年连作,部分田块连续种烟8~10年,土壤理化性状不良;部分产区光照不足,降雨不均。

    2.先进适用技术措施到位率低,生产水平停滞不前,烟叶质量提高缓慢。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者多,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抬头,先进适用技术难以推广。

    3.国内白肋烟市场需求锐减。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需求一般在4000万公斤/年左右,当时国内混合型卷烟生产占卷烟生产总量的20%左右;90年代末国内需求一般在3000万公斤/年左右,国内混合型卷烟生产占卷烟生产总量的10%左右。近几年国内需求不足2000万公斤/年,国内混合型卷烟生产不足卷烟生产总量的5%。

    4.白肋烟市场等级需求不均。国内对白肋烟的等级结构需求主要集中在中下部烟叶,以中下等烟叶为主。出口备货需求主要集中为下部烟叶,以下部低等烟为主。因此,造成白肋烟上等烟和上部烟叶积压。

    5.白肋烟生产、经营效益普遍较差。白肋烟收购价格明显低于烤烟,年均实际收购价低于烤烟30%左右。

    6.烟农种烟比较效益下降,种烟积极性下降。卷烟企业对烟叶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生产水平没有根本提高的情况下,其他农作物价格上涨,烟农种烟的比较效益下降,加之自然灾害频发,挫伤了烟农的生产积极性。

可持续发展策略

    根据中式卷烟发展规划,发展中式卷烟要积极研究并稳步发展中式混合型卷烟,充分发挥中式混合型卷烟在国内卷烟市场的补充作用,积极应对国外混合型卷烟的竞争。同时,发展中式混合型卷烟也是中式卷烟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发展中式混合型卷烟,应在产品特色上下功夫。借鉴国外经验,坚持“以我为主、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攻守结合”的原则,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中式混合型卷烟。鼓励并选择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试析我国白肋烟生产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