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作业成本法的几点探讨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1浏览:2824下载156次收藏
    随着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成本会计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笔者拟对一种新的成本法即作业成本法作几点探讨。

作业成本法的特点

    由美国会计学者提出的作业成本法(activity- d costing,简称abc),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它以作业为中心,根据作业对资源耗费的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然后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用的作业量,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与服务中。与传统的按照生产工时、定额工时、机器工时、直接人工费等比例分配间接成本的方法相比,采用作业成本法无疑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成本信息。
    在使用作业成本会计计算产品成本时,先将成本按各个作业进行归集,除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可直接归集于产品外,制造费用则按作业产生的原因归集到不同的成本库中,然后按作业产生的原因采用不同的分配标准,将成本库中的制造费用向各种产品进行分摊。成本计算不再按各个生产部门进行,而是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分作业划分核算环节。作业的设立是以满足顾客的需要为目的,由此而设立的前后有序的作业集合体,又称为作业链。在作业链的连续经营和操作过程中,因为产品的生产消耗了作业,而作业消耗了资源,即每完成一项作业就消耗一定量的资源,同时又有一定价值量的产品被生产出来,作业的转移实际上伴随着价值的转移,最终产品既是全部作业的集合,又是价值量的集合。因此可以说,作业链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价值链的形成过程。
    并不是所有的作业都能形成产品价值或称为作业价值,所以,一般又将作业分为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增值作业,反映作业消耗的有效性;不增值作业则反映作业工作的无效性。作业成本会计,就是要力求消灭非增值作业的一种系统管理活动。它所关注的是怎样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以便能在企业决策、控制的管理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n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作业成本法的几点探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