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慎独” 心怀敬畏 争做优秀交流干部
“慎独”的历史涵义及现代意义
“慎独”是儒家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最先见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从字面意思看,慎,思也,诫也,认真之意。慎与不慎,往往会引起相反的结果,“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独,特也,个性之意,可以从知与行两方面理解,独知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独行是指人的行为方式。
在《辞源》中,慎独的解释为“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意思是指“君子”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和道德分离,即使在别人看不见、听不见时,也要小心谨慎,严于律己,否则就不是真正高尚的人。
“慎独”几千年来作为人们道德修养的标准,在今天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指出:“不要把自己看作是不变的、完美的、神圣的、不需要改造的、不可能改造的。我们指出在社会斗争中改造自己的任务,这不是侮辱自己,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笔者认为,经常性地自我检讨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思想的有效方法。
慎独不仅仅是做人的修养问题,也是一个党员干部的从政素质,实际上是指党员干部自警、自励、自重、自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锻炼,增强抵制不正之风的免疫力。一个注重修养的共产党员,要做到越是在监管薄弱、无人注意的时候,越是在八小时之外,越要约束自己,管好自己。
交流干部存在的常见问题
干部交流是我党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和造就优秀中青年干部的重要措施。采取干部异地交流的办法,对于培养锻炼干部、加强廉政建设、推进工作创新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近年来,领导干部交流工作在各地区、各行业得到了普遍开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一些交流干部身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交流干部容易产生“短期行为”思想。有些干部因为有“期满便可走人”的思想,往往对工作重表面而轻本质,重“显绩”而轻“潜绩”,不太重视那些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追求短期行为和泡沫指标,最终会影响科学发展观在本单位、本部门的贯彻落实。
二是交流干部容易产生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倾向。现在交通日趋发达,交流干部“走读”现象较为突出,难以全方位融入本地的生活和本单位的工作。科学的决策要以正确的信息为基础,交流干部短期内获得的信息不够直接、全面、准确,如果不能静下心来深入基层调研,往往对问题被动应付,不仅会影响领导决策,也会慢慢地脱离实际
牢记“慎独” 心怀敬畏 争做优秀交流干部
本文2010-03-11 18:17:16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8048.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