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服务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思考
大学生村官是一个崭新的青年群体,肩负着服务新农村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使命。“大学生村官计划”为广大的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为夯实团的农村基层组织和活跃农村共青团工作带来了宝贵的机遇。作为青年群体的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既是共青团的服务对象,也是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力量,更是巩固和扩大党执政基础的青年后备军。笔者认为,抓好大学生村官服务工作,既是共青团组织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也是当前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结合我县实际,我们组织开展了服务大学生村官“扬帆行动”工作计划,重点从三个方面入手,促进服务大学生村官工作抓好落实。
一、大学生村官在基层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扎根难”的问题。大学生村官从校园走向农村,从象牙塔走向社会,人生角色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转换,很多村官都有共同的感受,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农村该做些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再加上条件艰苦,导致他们倍感工作乏味,内心空虚,感觉难以融进农村。
二是“怎么做”的问题。农村工作头绪多,矛盾多,大学生村官初进农村还没有找到工作的着力点,很多工作开展起来肯定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村官”们尽快熟悉农村工作套路、迅速进入工作角色,努力探索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既是农村基层对大学生村官的第一重考验,也是大学生村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最好锻炼机会。
三是理论和实际难以对接的问题。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在城市中成长,知识背景远离农村实际,适应农村基层这方“水土”较为困难。大部分进村的大学生因为专业知识不对口,在村里只能从事一些具体的事务性的工作,在农业生产环节、帮助农民致富等方面难以发挥作用,呈现出“有理论用不上,有知识道不出”的尴尬境地。
四是群众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问题。首先要肯定的是群众对大学生村官的期望值很高。在广大群众眼里,“村官”们是大学生,有文化,有素质,群众希望大学生村官干出实事、带领他们发家致富的愿望比较迫切,如果大学生村官不能尽快进入角色,满足于有事就做、无事就玩或是得过且过、混日子,群众就会说“这也叫大学生?十几年的书简直是白读了!”。换句话说,当“村官”的工作成绩达不到群众的期望值时,群众就可能对你产生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和理解。这就要求广大的村官们,既要有谦虚谨慎的良好品德,还要有不骄不躁的平和心态,更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取得实绩的工作能力。
二、开展服务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几项措施。
(一)、着眼稳起点,落实大学生村官服务机制。
作为刚出校门的大学生,面对农村基层中全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模式,大学生村官是“弱势”群体,需要工作的历练,更需要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如何有效的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和生活困难,帮助他们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是各级团组织在服务工作中的基本问题。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笔者认为:
一是实施大学生村官“安家”工程。共青团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服务青年,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和协调职能,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形成畅通的联系渠道,保持大学生村官和各级团组织的密切联系,切实让共青团组织成为大学生村官的“娘家”,使广大村官形成到了团组织就是家的意识。各乡镇团委随时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思想状况,有针对性的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并及时与团县委联系沟通、上报情况,在大学生村官、乡镇团委和团县委之间形成畅通的联系机制,以便于团县委全面掌握大学生村官基本动态,适时开展各项服务活动。二是开辟“大学生村官风采”专栏。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媒介作用,在竹溪青年网上开设“大学生村官风采”专栏,为大学生村官搭建展示风采的平台,让全县更多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入了解大学生村官。三是建立健全结对帮带机制。以乡镇团委、系统团工委等各级团组织为依托,以各级团干为主体,在各级团组织内建立起青年团干和大学生村官“一对一”结对帮带制度,明确帮带对象,落实帮带责任。一方面定期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传授工作方式、方法,积极督促他们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夯实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针对大学生村官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疏导,为他们排忧解惑,确保他们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精神风貌投身工作。
一、大学生村官在基层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扎根难”的问题。大学生村官从校园走向农村,从象牙塔走向社会,人生角色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转换,很多村官都有共同的感受,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农村该做些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再加上条件艰苦,导致他们倍感工作乏味,内心空虚,感觉难以融进农村。
二是“怎么做”的问题。农村工作头绪多,矛盾多,大学生村官初进农村还没有找到工作的着力点,很多工作开展起来肯定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村官”们尽快熟悉农村工作套路、迅速进入工作角色,努力探索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既是农村基层对大学生村官的第一重考验,也是大学生村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最好锻炼机会。
三是理论和实际难以对接的问题。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在城市中成长,知识背景远离农村实际,适应农村基层这方“水土”较为困难。大部分进村的大学生因为专业知识不对口,在村里只能从事一些具体的事务性的工作,在农业生产环节、帮助农民致富等方面难以发挥作用,呈现出“有理论用不上,有知识道不出”的尴尬境地。
四是群众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问题。首先要肯定的是群众对大学生村官的期望值很高。在广大群众眼里,“村官”们是大学生,有文化,有素质,群众希望大学生村官干出实事、带领他们发家致富的愿望比较迫切,如果大学生村官不能尽快进入角色,满足于有事就做、无事就玩或是得过且过、混日子,群众就会说“这也叫大学生?十几年的书简直是白读了!”。换句话说,当“村官”的工作成绩达不到群众的期望值时,群众就可能对你产生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和理解。这就要求广大的村官们,既要有谦虚谨慎的良好品德,还要有不骄不躁的平和心态,更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取得实绩的工作能力。
二、开展服务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几项措施。
(一)、着眼稳起点,落实大学生村官服务机制。
作为刚出校门的大学生,面对农村基层中全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模式,大学生村官是“弱势”群体,需要工作的历练,更需要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如何有效的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和生活困难,帮助他们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是各级团组织在服务工作中的基本问题。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笔者认为:
一是实施大学生村官“安家”工程。共青团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服务青年,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和协调职能,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形成畅通的联系渠道,保持大学生村官和各级团组织的密切联系,切实让共青团组织成为大学生村官的“娘家”,使广大村官形成到了团组织就是家的意识。各乡镇团委随时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思想状况,有针对性的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并及时与团县委联系沟通、上报情况,在大学生村官、乡镇团委和团县委之间形成畅通的联系机制,以便于团县委全面掌握大学生村官基本动态,适时开展各项服务活动。二是开辟“大学生村官风采”专栏。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媒介作用,在竹溪青年网上开设“大学生村官风采”专栏,为大学生村官搭建展示风采的平台,让全县更多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入了解大学生村官。三是建立健全结对帮带机制。以乡镇团委、系统团工委等各级团组织为依托,以各级团干为主体,在各级团组织内建立起青年团干和大学生村官“一对一”结对帮带制度,明确帮带对象,落实帮带责任。一方面定期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传授工作方式、方法,积极督促他们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夯实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针对大学生村官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疏导,为他们排忧解惑,确保他们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精神风貌投身工作。
关于开展服务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思考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3-11 17:17:17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739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