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数据能否取信于社会、能否得到社会的承认,关键是要优化统计数据质量。从总体上看,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主要宏观统计数据能反映当时的经济发展趋势。但是,在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统计数据不实的现象也确实存在,有的甚至与实际情况还相差很远。导致社会各界包括国际上对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看法比较多。不仅统计数据的使用者有看法,作为统计部门对一些数据的质量也不太满意。虽然统计部门在统计方法技术上做出了多种努力,并把如何搞准统计数据作为新时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但遗憾的是收效甚微。当然,统计数据不准作为统计部门来说责无旁贷,笔者究其根本原因并不仅仅是统计方法制度技术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要彻底根治,必须从基础抓起,从源头抓起。
一、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1、统计质量意识不强,这是统计数据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随着非公有经济的迅速发展,调查对象数量剧增,经济结构复杂,没有设置统计岗位的单位增多,基层源头统计力量日渐削弱,现有的统计人员不稳定,降低了统计数据质量;另一方面统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包括统计部门的一些领导,没有形成统计数据是产品的观念,对统计数据质量事后把关的多,建立事前预防、控制制度的少,一些统计数据存在质量问题。
2、社会道德诚信失衡,这是统计数据质量降低的社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和深刻变革,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无庸讳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社会的道德诚信水平出现了明显的滑波,不轻信别人,不对别人说实话已成为普遍现象,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被调查对象不能如实地提供资料,这种社会道德失衡、诚信失范的不正常现象影响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3、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冲击,这是统计数据质量降低的重要源头。有的地方、部门、单位领导党性原则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为了突出个人的政绩,直接或间接地干预统计数据,所谓“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不正之风也应运而生。有的为了获得上级更多的经济补助,虚报、瞒报统计数据,这些已成了干部队伍中一种特殊的腐败现象,而且导致和助长了统计数字造假的不良风气,从而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影响了在此基础上所制定的一系列重要政策、决策的科学性。
4、统计法制意识淡薄,这是降低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一些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
本文2010-03-10 15:27:50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7177.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