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我省统计数据质量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0浏览:2755下载165次收藏

    统计是国家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经济逐步与世界接轨的今天,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可信度越来越关注,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众所周知,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统计信息的有用性及统计信息价值的大小。关于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在以前、现在乃至将来都是社会各界议论统计工作的中心话题,如何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确保统计数据准确、真实、可靠是广大统计工作者值得探讨的突出问题。
  
    一、我省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
   
    近年来,我省各级统计机构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通过采取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严抓基层考核监管、坚持数据层层把关、严格统计执法监督、实行数据评估认定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从总体上来看,现有的统计数据,基本上能够客观地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整体趋势;从细节上看,我省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健全、统计队伍素质有所提高、源头数据质量能够确保、统计方法制度科学改进、法制宣传教育开展频繁、统计违法行为严肃查处等都是我省维护统计权威、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体现。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搞准统计数据的难度也就日益增大,如有的基层干部为突出政绩,谋求升迁,采取虚报数据的行为;有的私营企业负责人不愿露富、怕缴税等采取瞒报数据的行为,这都显示出统计数据失真的潜在危险性在逐渐暴露。
  
    二、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根据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笔者分析认为,当前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一)现行统计调查制度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

    一是现行的统计报表表种太多、指标繁杂,而且同一个指标在不同的专业甚至在同一个专业的不同报表中出现。二是有的指标的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甚至没有意义。三是有的专业报表时间太紧,没有与基层单位(企业)的财务核算时间衔接,造成统计与会计核算脱节,只能预计或估计统计数据,造成统计数据与会计核算实际数据不一致。四是抽样调查的代表性受到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层加快,贫富差距拉大,按抽样调查理论确定的调查样本,其随机性难以保证,在实际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很难落实。

    (二)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薄弱,影响统计数据质量。

    一是,基层单位领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开展统计工作所必需的经费和办公条件(计算机等)不能保证,统计人员专职的少、兼职的多,统计岗位形同虚设,造成部分统计人员难于按要求完成统计工作。二是,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稳定性差。部分单位不仅安排未取得统计从业证书的人员从事统计工作,而且频繁更换。新的统计员未参加过任何统计业务培训,不懂统计业务,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三是,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低,分析评估能力弱。目前基层统计人员,尤其是私营企业、街村统计人员的文化水平偏低,实际能力较差,必然造成对统计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统计数据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析我省统计数据质量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