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需解决三大“瓶颈”问题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0浏览:2892下载211次收藏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为搞准统计数据,各级统计部门和广大统计工作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为使统计数据更加客观、准确和权威,有必要对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各种原因进行认真深入分析,不断更新观念,改革统计调查方法和手段,使统计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很多,站在基层政府统计部门的角度看,重点必须解决三大“瓶颈”问题。

    一、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的数据质量问题

    非公有制经济的规模越来越大,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愈来愈高,部分行业非公经济已占垄断地位。非公经济发展迅猛,但统计基础却相对薄弱。从2005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过程和结果看,非公经济的统计难度最大。在非公经济中尤其以私营、个体经营户的数据情况最难把握。究其原因,一是私营业主和个体经营者的法律意识不强,没有意识到瞒报、拒报统计数据是违法行为。这与统计部门平时宣传贯彻《统计法》的力度不够有关系,同时也与我国没有真正成为一个法治社会的现实状况有关系。二是业主顾虑多。作为私营、个体经营户普遍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家底,怕露富,怕多征税,怕惹麻烦,顾虑很多,瞒报甚至拒报统计数据的现象十分严重。三是客观条件的制约。绝大多数个体经营户规模小、人数少,属于夫妻店、家庭作坊的居多,在财务上没有正式的账目体系和专职负责人,资金在不断周转,业主对总收入、总支出等指标确实难说清楚。

    要解决非公经济统计数据的质量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除大力宣传贯彻《统计法》,让广大人民群众明确如实申报统计数据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这一法律常识以外,还必须改革和完善现有的统计方法制度。如在非公经济中部分地推行统计代理制就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统计代理制就是政府统计部门委托具有统计代理从业资格的人员或中介机构对统计对象的统计工作进行全面代理的制度。这项工作在我国部分地方已经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此外,对抽样调查的样本要进行长期深入监测,全面了解与分析其业务经营情况,及时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需解决三大“瓶颈”问题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