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思考
统计是一种社会认识活动,它主要通过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调查研究,进而占有丰富的资料,从数量上探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为社会经济管理提供系统化的信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出现了经济体制的变革,经营方式的转变,也给统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我们必须进行统计改革,建立起新的统计制度,探索出新的统计方法。所以,加强和改进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也就成为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一、我县“双基”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从统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情况看。
1.农村统计方面。全县22个乡镇,单设了统计站、配备专职人员的仅四个单位,力量相当薄弱,其他乡镇统计站都是与党政办、经管站合并办公,一套人马,多块牌子,办公室事务、经管工作、工青妇工作等包罗万象,身兼数职,难以应付。
2.机关行政、企事业单位力量配备亦不强。按专业统计上报单位数,全县共计近800个统计单位,单独设立统计股室、配备专职统计员的只有40多个单位,其余单位都是兼职统计人员,有的是办公室主任兼统计,有的是会计兼统计,更多的是数职兼于一身,而统计工作有时就变成了“搭头”,甚至个别单位上报统计报表还采取临时拉夫,岗位设置不明确,工作任务来了互相推诿。
(二)从基层统计工作的环境和条件看。
目前,经济条件较好的单位,统计机构的规模、统计工作的办公配套设施、统计人员政治、经济地位都处于较好水平,如计育系统、教育系统、卫生系统部分单位等,而相比之下,多数单位的情况就相比较差。
1.基层统计工作社会地位低:个别领导对统计工作的关心、重视、支持只停留在嘴上,部门配合协调不顺畅,工作开展时号召力较弱。
2.统计基础设施建设差:办公条件简陋,有的甚至连办公室都没有,配套设施落后,特别是统计历史资料存放箱柜都没有。信息网络更是无从谈起。
3.基层统计工作经费不足:由于多种原因,统计部门工作经费难有保障,经常出现“无米下锅”的现象;统计人员福利待遇较差,有担任多年乡镇统计站长的同志,在单位制定“三定”方案中未列入行政编制,基本工资都没有保证。
(三)从统计基础教育情况看。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县无论是在统计理论上,还是在应用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形成了一支能吃苦、能战斗的队伍,涌现了很多优秀统计工作者,培育教育了一大批统计人员。全县800多名专兼职统计人员中,已参加上岗培训的就有500多名,参加继续教育的有400来人,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有50多人,参加 “三五”、“四五”统计普法学习的共计千余人次,参加专业业务培训的年均500余人。通过各类学习,统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统计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对统计知识的认识不够:有的人认为所谓统计无非就是编制报表、填填数据、低着头按按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然后汇总上报,如此而已,用
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思考
本文2010-03-10 15:27:21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7110.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