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统计改革持续发展的建议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0浏览:2307下载259次收藏

    建国来,我国统计事业迅速健康发展,欣欣向荣。统计机构逐步完善、统计队伍逐渐壮大、统计制度不断创新、统计文化日益丰富。统计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统计改革的主要亮点是:统计管理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统计工作运作由政府统计机构独家经营式转变为横向和纵向交叉立体式多元化经营;统计核算、制度由物质产品核算体系转变为与国际接轨的核算体系;统计报表制度由按专业各自为政转变为按集中统一的“一套表”;统计调查方法由定期报表主体型转变为多种调查方式并举;统计计算手段由原始的手工操作转变为现代化的计算机操作;统计功能由传统的服务型转变为发挥信息、咨询、监督整体功能;统计保障体系由人治转变为法治等等。所有这些变革,都是中国统计事业具有历史意义的质的飞跃。本文拟从我国统计工作现状,特别是基层统计工作的现状和问题、统计改革方向及对统计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等问题进行阐述。

    一、统计发展环境的改善和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已迫在眉睫

    统计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统计生存发展环境欠优;二是统计内部管理欠佳,也就是说统计发展的软环境和硬环境都需改善。其突出表现是:

    1、统计改革的滞后必然带来统计工作某些环节的被动局面。社会经济现象是统计的对象,而社会经济改革一般先于统计改革,往往是统计对象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变了,而统计的工作方式还没跟上。造成多而全的事后统计多,紧跟社会经济发展脉搏的事中统计、事前预测太少;统计成果成为档案资料的多,被当地领导和社会公众关注的反映社会热点的问题太少;强调对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搞好服务的多,对基层提供服务的少;统计关门搞改革的多,深入社会同步改革的少。

    2、重复统计和多头出口,造成统计资源的极大浪费,有时还产生莫大的烦恼。现行统计工作运行制是实行双轨制,即政府统计机构和部门统计同时存在、同时进行某些经济指标的统计、同时向社会发布。重复劳动不但造成统计人力和财力资源的浪费,而且还因数据收集渠道不同、指标口径不尽一致,部门统计一般又出口快、指标高,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重叠,一遇到扯皮问题时,政府统计一般处于劣势。如工业总产值与乡镇企业局的数据,猪、鱼、禽产量与畜牧水产局的数据,农业统计中粮、棉、油产量与农业局的数据,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业经营管理局的数据,工业总产值、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与经委的数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发改委、建委的投资项目计划数据,耕地面积与国土局的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与财委的数据,甚至是政府统计机构内部的定期报表与普查数据,经常是被地方党政领导各取所需,强调发展经济时,拿出高指标作令箭,强调灾情、贫困时拿出低指标作大棒。当统计部门申请要统计经费时,领导以拿出不一致的数据作挡箭牌。

    3、统计产品质量约束机制不健全,影响统计信息可信度的进一步提高。我国于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湖南省还颁布了《湖南统计管理条例》,这是保证统计工作正常运作,统计数据真实可靠的“尚方宝剑”。多年来在统计执法和统计普法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社会上反映《统计法》是软法,对统计违法查处是罚钱不罚人。当前干扰统计数据实事求是的违规现象可归纳为5个主要方面的表现:一是执行党中央关于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的政策方针不深入,地方片面追求政绩,强行责令下级搞高指标;二是繁多的达标、考核、竞赛、排位活动,互相攀比,水涨船高;三是有专业收费职能的部门,按统计数据收取各项费款,缴款单位考虑小团体利益,报各取所需的统计数据;四是统计部门的基层统计人员力量簿弱,有的乡镇、规模以下企业没有固定统计人员,无经费保证,无法开展正常的统计活动,导致源头数据失实;五是统计部门抗干扰能力弱,不能有效的对内外进行及时的、全方位的管理,使一些习惯于抗虚报浮夸、说假话的人有机可乘。要强化《统计法》的可操作性和威慑力,切实维护统计执法的严肃性,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信。

    4、部分统计报表多而乱,一些统计指标繁且杂,造成这部分统计信息的实用性不强。统计报表和统计指标多杂乱是一个老话题了,通过多年的统计改革已经理顺了和精简了相当大一部分报表指标,但至今政府统计部门报表“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仍然存在。这样既增加了统计工作的难度和成本,也影响了统计向社会公众的普及工作,不利于提高统计的知名度。如工业专业的《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主要经济指标》报表中,多、细、全的统计指标大多属于部门、单位财务账的指标,财务指标解释与统计口径不大一致,统计人员从会计人员那里“拿来”上报,这种不好实行质量控制的重复劳动,不但可用性不大,还经常在统计执法时因口径问题扯皮不休。《城市基本情况表》资料主要来源于政府统计部门各专业统计,其次是各业务主管部门和单位系统内的数据,报表资料收集工作量很大,一些指标解释欠科学,有的是内部专业报表的重复,有的因业务主管部门的原因,不是全社会和一贯性的统计口径,有的因单位统计人员不稳定导致年度数据波动很大,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对统计改革持续发展的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