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统计质量的几点建议
统计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复杂化,人为干扰增多,因而统计失真现象日渐暴露。为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始终不渝地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摆在统计工作的首要位置,采取综合治理,切实抓紧抓好。现就统计质量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统计现状
(一)统计发展环境日趋优化。一是领导重视,亲自抓。建立健全了统计工作制度,明确了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二是统计条件大为改善。绝大多数乡镇、部门能够克服困难,安排了专用办公室,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施,统计工作所需经费有保证,实行零级预算,实报实销,部分乡镇给乡镇统计员发放统计补助,统计员工作积极性大为提高。
(二)统计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一是调查核实基层数据。每月局领导带领专业人员深入各乡镇、各部门调查核实基层数据,确保源头数据真实准确。二是严把数据质量关。成立了数据质量控制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股室负责人为成员。每月的1号—6号集中进行审核评估数据。三是大部分乡镇都建立了乡村统计上报网络,明确了村级统计信息员。
(三)统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大部分乡镇能够按照县统计局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对村、组、企业的统计工作的有效管理。70%的乡镇按时发布了年度统计公报、统计提要,按月编印月报卡片,紧紧围绕乡镇的热点、难点问题以统计分析形势反映上来,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优质服务。
(四)统计法律意识得到加强。各乡镇、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各种载体,开展了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提高了统计法律意识。
二、影响统计数据失真的主要因素
(一)统计体制痼疾。一是统计调查方法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和需求。制度方法不完善、调查范围不完整的领域并不仅限于哪个产业。在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逐步出现的一些新的领域也对统计数据的完整性提出了挑战。二是数据结构尚待完善,有的统计过于宽泛综合,缺少细分类数据。 三是现行统计和历史统计数据没有连续性。统计是一个连续的需要一定时间积累的基础性工作,为达到短期目标的急功近利,不利于统计工作长期、连贯性地开展,而且,目前的统计工作往往也会忽视对于历史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很多历史资料成了废纸堆,没有人力、物力来整理分析,而且在认识上也不够重视”。四是增加重要的微观经济指标的发布和引导。目前在宏观统计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微观层面的统计却不够重视,如涉及家庭理财、教育投资、就业等微观层面的指标也需要经过研究推出,“这样才能够加深人们对统计工作的理解和认识,自觉地参与其中,提高市场经济素质,有助于培养统计的社会基础,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浅析提高统计质量的几点建议
本文2010-03-10 15:26:52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7030.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