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统计弄虚作假行为的现象及对策
《统计法》颁发实施20多年来,在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统计服务水平,维护统计权威,规范统计行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各级党政主管部门认真执行《统计法》对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行为给予了坚决打击,保证了统计数字的真实性,准确性。但是,随着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成份的不断扩大,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统计执法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统计违法行为仍以多样化的形式和手段不断出现,有些严重影响正常的统计工作。本文就近几年在统计执法工作中遇到的少数单位或个人在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的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作一探析。
一、违法现象的表现形式
统计上的弄虚作假就是利用虚假的统计数字欺骗上级党政主管部门和领导,在社会上造成所谓的“良好形象”。从近些年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现象和原因来看,可划分为诱发型、被迫型、攀比型和隐瞒型四种。
——诱发型弄虚作假。任何现象的存在都必然具有存在着的内外在条件。诱发型弄虚作假现象的存在也是如此。就拿行政考核来说,对基层单位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与考核是正确的,但这种考核又有形或无形地、直接或间接地与这些单位领导的政绩、荣耀、得失相关,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年终考核基层单位或个人工作完成及政绩好坏,并给予考核优胜者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成绩突出的还可重用提拔,当然这是加强效益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是无可非议的。但从近些年实施情况看,由于考核指标设置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而显示出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且考核的方法还不很完善,给个别单位投机者有机可乘。诱发了极少数单位或个人在统计上弄虚作假。如某县澧水河畔一个镇政府于1995年为了年终考核达标,并参加全市养殖业金牌奖评选,人为加大全镇养殖业数字,以数字论英雄,玩起了弄虚作假的数字游戏。
——被迫型弄虚作假。被迫型弄虚作假主要是受内外压力的影响,不得不违心地玩起弄虚作假的游戏。在一些企业执法检查中发现内外压力主要是受不切实际高指标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市、县有关主管部门对县、乡(镇)企事业单位年初订目标,下计划,个别部门对基层单位下达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任务,迫使基层弄虚作假。另一方面表现在个别县级部门或乡(镇)不从实际出发,好大喜功,层层加码,盲目追加离奇的目标指标值,如某乡政府企业办为了完成县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将已停产的企业继续报数。
——攀比型弄虚作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成为了竞争的重要法码。在执法检查中发现有个别单位由于受不切实标高指标和所谓“自身形象”而被迫相互攀比的影响,为了让别人另眼相看,在经济利益并不好的情况下玩起了数字游戏。某镇政府有家塑料厂与一河之隔的一家塑料厂,规模基本相同,可月月上报统计数字时,老实相互攀比,谁也不愿落后。县城郊有家企业规模不大,为了提升企业上规模,将年销售额1500多万元夸大到2300万元上报,骗取企业名誉,通过弄虚作假欺骗公众追求轰动效应,树立其所谓“自身形象”。
——隐瞒型弄虚作假。从最近几年统计执法检查情
当前统计弄虚作假行为的现象及对策
本文2010-03-10 15:25:55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6901.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