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编制部门预算的思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2-18浏览:2115下载221次收藏
     实施部门预算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预算编制改革的方向,对于完整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提高政府通过预算实施公共政策的能力,优化地区公共资源配置,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作用。通过建立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预算管理新模式,提高了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但离公共财政框架下标准的预算编制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调研加以解决。
  一、部门预算编制的难点
  一是认识不足,增大了部门预算编制的难度。部门预算编制就是将各部门单位的所有收入纳入预算范围,真正解决过去在财政性资金分配和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预算内外“两张皮”的弊端,彻底打破了创收收入“部门所有”、“谁收谁用”的旧模式。这必然要触及各单位、各部门的经济利益,自然会引起一些部门单位的抵触情绪,从根本上影响了部门预算的编制。
  二是收支定额标准体系不健全。由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开支标准制度的相对滞后,使得大部分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超标”普遍存在,一些项目支出既缺乏可行性论证,又缺乏事中和事后的监控,加上资源调查核实基础数据不够准确真实,无法正确反映各部门正常消耗的实际水平,难以形成科学合理的经常性支出的定额标准,增大了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定额标准的可操作难度,很难形成科学、公平、合理的收支定额体系。
  三是尚未从根本上解决预算内外资金“两张皮”的弊端。目前,在财政性资金分配过程中仍存在预算内外资金平行线现象,预算的编制仍侧重于预算内资金的分配,对预算外资金、政府性基金仍采用比较松散的核定办法,表面上虽然引入综合预算编制方式,单位的收入看似纳入了预算管理或财政代管,但实际上未对部门所有的财力进行“捆绑式”综合考虑,统筹安排,使收入从另一个渠道又流向了原预算单位,虚增收入基数,不能形成可调控的实实在在的财力。
  四是没有真正实现单位收入所有权归国家、支配权归政府、管理权归财政的目标。各预算单位之间,由于其工作性质不同,收罚职能也存在很大差别,势必造成单位之间预算外收入差距悬殊过大,由于部门预算的编制没有彻底改变单位的利益分配格局,固化了单位的既得利益,因而部门之间支出水平苦乐不均、个人收入差距悬殊的现象仍然存在。
  五是预算编制仍显粗糙。从目前来看,由于县乡财政部门财力安排工资性以外的支出寥寥无几,再加上不确定因素增多,因而预算编制的时间往往集中于本年度的1至2月份,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编制部门预算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