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优势产业措施思考
坚持“三个”理念 抓实“三项”措施 培植优势产业
**市辖17个乡镇,223个行政村,3531个村民小组,乡村人口504712人,耕地面积32.6万亩,山地面积280万亩。近年来,**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为突破口,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到今年第三季度,全市蔬菜复种面积达9.85万亩,加工橙整地1.6万亩,烟叶2.35万亩,大棚西瓜1.1万亩,完成以桉树、丛生竹为主的纸业原料林2.6万亩,新引进年出栏30万头和10万头的生猪养殖小区各1个,新建20万羽和10万羽蛋鸡养殖基地各1个,全市蛋鸡养殖规模达50万羽,是目前赣州市规模最大的蛋鸡养殖县市,大棚设施农业规模跃居全省前列,培植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个、省级3个、赣州市级5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2个。在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具体实践中,该市坚持“三个”理念、抓实“三项”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坚持“三个”理念。
(一)坚持“咬定目标,长抓不懈”的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农业产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周期长、见效慢、推进难度大,该市在认真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脐橙、烟叶、商品蔬菜、生猪、特种水产、西瓜、毛竹等作为优势产业,予以重点发展,并坚定信念、一抓到底,几项优势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规模逐步壮大,基本形成了“二主五特”的优势产业发展格局。如该市的烟叶产业,从2002 年起开始规模种植,尽管其间因种种原因导致烟叶生产“起起落落”,但市委、市政府始终坚定发展信念不动摇,特别是2006年新一届市委政府领导班子到任以来,更是以坚强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狠抓烟叶产业发展,使该市的烟叶种植面积从2005年的0.6万亩,发展到2008年的2.45万亩,种植规模跃居赣州市第二名,创烟税1174万元,该项产业已经成为该市强乡富民的一项主导产业。
(二)坚持以经营工业的发展理念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是引领该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力军,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力量,对此,该市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资金政策扶持、完善安商稳商机制等措施,在培植壮大现有农业龙头企业的同时,大力引进外资参与该市农业产业发展,先后引进了红都水产、三达新大泽生物、武夷源实业、农艺食品等一大批农业种植、养殖、加工型龙头企业,大大提升了该市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目前全市累计发展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47家,带动农户2.56万户,许多农民以土地、劳力入股的方式成为农业产业基地的股东或龙头企业的产业工人。如该市2005年引进的香港农艺公司在叶坪乡新院、腰布、田坞等村投资2256.8万元创办**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该示范园是以商品蔬菜种植、加工、销售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目前建成投产面积3000亩,年产商品蔬菜3500吨,实现年产值3500万元,出租土地的农民既有650斤稻谷/亩•年的土地租金收入,作为基地的产业工人又有每人每月800—1200元的工资收入,同时,该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1100余户农户从事商品蔬菜生产,使被带动农户亩均年产值达1万元以上,商品蔬菜已经成为该市农民致富的又一高效优势产业。
(三)坚持以合作组织联动发展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对接、实现种养农户与加工营销企业的联合、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此,该市通过加强扶持、引导和服务,推进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经济组织联结农户和市场的功能,由经济组织向农户提供资金和技术服务、组织指导生产和销售农产品。到目前止,全市共发展符合“五有”标准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99个,其中专业合作社72个,专业协会27个,吸收
发展农业优势产业措施思考
本文2009-12-30 21:02:14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3106.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