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棉价提升植棉意向分析建议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09-12-30浏览:2168下载216次收藏

时间已经进入十二月中旬,国内09年度棉花收购即将尘埃落定,到了扫尾阶段。根据最新收购信息显示,除了山东河北等少数棉区棉农尚有20-30%的籽棉没有交售,其它棉区基本完成籽棉收购总量的90%以上了,且剩余在棉农手里质次价低的霜黄棉与剥柴花就占了很大的分量,预期本月底前棉花收购的大幕基本就要落下。

  由于生产特别是收获期间遭遇严重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新疆山东河北等重点产棉区棉花单产发生大面积减少,上市时间推迟,以致出现多年少见的市场价格连续暴涨的局面。好的籽棉普遍突破3.6元/斤,江苏河北山东等地价格达到3.7-3.8元/斤,为有史以来高点。减产不减收为点亮了棉农的眼睛。调查获悉,由于政策面提高棉农收益的承诺得以实现,棉农植棉积极性受到很大鼓舞,目前一些棉农已经开始为明年的耕作作准备,扩种、多种棉花可能成为明年棉花生产的突出特点。

  一、我国棉花面积与价格变化呈现紧密的正相关关系。

  我国全部放开棉花市场有十年时间了,在近十年时间内,全国棉田面积由6000万亩上升到8000万亩,籽棉销售价格由2元多一点上涨到3 元以上,棉花价格的上涨与面积的增加趋势完全一致。期间棉花价格因大丰收或全球经济危机导致两次暴跌,立即招致后一年度棉田面积的大幅下降,再以同样的棉花价格大幅暴涨来达到棉田面积的迅速恢复。这种棉价涨棉田增、棉价跌棉田降的紧密正相关关系,既是棉农对自己生产棉花收益的直观反应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也符合短期有波动,长期保稳定的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二、我国棉花面积与种棉收益稳定是政策调控的重点。

  上面已经提到,我国棉花面积的变化基本上服从于棉花价格(籽棉)的变化而变化,在国家尚没有对棉花生产进行大幅度经济补贴之前,(近两年给予了一定的良种补贴,但数额太少),政府对棉花生产与棉花市场价格的调控仍然重点着眼于对棉花价格的调控引导。同时,我国既是棉花生产消费大国,也是棉纺加工消费与出口大国,从事棉花生产棉纺加工产业链上的人口多达亿万以上,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高棉价提升植棉意向分析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