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创新促进人民调解工作新发展经验做法
近年来,我市人民调解工作坚持以保障民生、服务经济建设为出发点,深入学习、推广和创新“**经验”,贯彻落实调解优先原则,不断构建全覆盖的人民调解网络,优化人民调解“以奖代补”机制,强化人民调解队伍的半专业化、专业化建设,拓展人民调解工作领域。从2008年起截至目前,我市各类调解组织共调处矛盾纠纷9004件,成功调解8960件,成功率达99.5%,防止民间纠纷可能引起的自杀20件20人,民转刑案件39起191人,为促进和谐**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县(市)”称号。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全覆盖的人民调解网络
我市把发展民营企业调委会、专业市场调委会、外来人口聚居区调委会等作为拓展人民调解领域的重要举措来抓,在加强镇(街道)、村(居、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行政接连地区、学校、海上渔场等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2008年12月,组建了**市行业联合人民调解委会,聘请专职人民调解员5人,下设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纠纷、涉诉纠纷和涉访纠纷等四个调解庭,将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纳入人民调解范围,促进跨地区、跨行业和复杂疑难纠纷及群体性纠纷的化解。截至2009年6月底,我市已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1142个,其中非公经济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136个,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27个,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
二、建立半专职化、专职化的人民调解队伍。
一是重视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落实分级培训制度,采取以会代训、专题教育、经验交流、参加庭审旁听等多种形式,有效提高了人民调解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2008年以来累计集中培训人民调解员12767人次。
二是不断丰富人民调解员的任职方式。将选
一、建立全覆盖的人民调解网络
我市把发展民营企业调委会、专业市场调委会、外来人口聚居区调委会等作为拓展人民调解领域的重要举措来抓,在加强镇(街道)、村(居、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行政接连地区、学校、海上渔场等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2008年12月,组建了**市行业联合人民调解委会,聘请专职人民调解员5人,下设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纠纷、涉诉纠纷和涉访纠纷等四个调解庭,将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纳入人民调解范围,促进跨地区、跨行业和复杂疑难纠纷及群体性纠纷的化解。截至2009年6月底,我市已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1142个,其中非公经济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136个,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27个,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
二、建立半专职化、专职化的人民调解队伍。
一是重视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落实分级培训制度,采取以会代训、专题教育、经验交流、参加庭审旁听等多种形式,有效提高了人民调解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2008年以来累计集中培训人民调解员12767人次。
二是不断丰富人民调解员的任职方式。将选
推广创新促进人民调解工作新发展经验做法
点击下载
本文2009-12-18 21:02:11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253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